以“三位一体”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强市建设数智赋能高质量人才管理工作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改革赋能打造西部职业教育示范高地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要强化高校枢纽作用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三位一体”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强市建设
数智赋能高质量人才管理工作
以产业创新引领全面创新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改革
改革赋能打造西部职业教育示范高地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要强化高校枢纽作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要强化高校枢纽作用

龙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的重要部署,为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连结点和集中交汇处。高校要主动发挥好枢纽作用,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有机融合、有效贯通。

  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升枢纽聚合能力。学科专业结构和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功能。一要科学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需求,超前超常布局航空航天、远洋深海、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类脑科学、生物育种等急需学科专业。坚持以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指引,通过“新增设置、压减撤停、交叉融合、改造提升”等方式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形成不同类型高校相互促进、各具特色且协调发展的格局。围绕“四新”建设目标,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着力打造高水平的专业和专业集群,在学科专业基础好、整体实力强的高校中加快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在行业特色鲜明、与产业联系紧密的高校中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二要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直面行业产业技术迭代加快、学科融通加深、创新周期缩短等新形势的冲击,主动适应行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完善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构建与行业发展同步的专业和课程内容。积极搭建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定期实施学科专业和人才需求大调研,为学科专业调整提供重要决策参考,统筹推进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和就业服务多向联动,实行专业设置负面清单制度。

  强化创新协同机制,提升枢纽融通能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引擎、科技人才输送的主渠道,要探索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治理新体系。一要增强内部生态深度交融。充分发挥校内链接作用,推行复合团队组建机制,鼓励师生跨界培育学科增长点、专业交叉共建技术创新点、文理兼容打通转化突破点,增强校内生态圈协同创新倍增效应。加强以“四个面向”为引领,持续优化科研工作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保障政策,推进科研人员赋权减负专项行动,高效率进行有组织科研,统筹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一体化建设,提升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科技支撑力。二要促进科技产业良性交互。有序推进教育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各节点无缝衔接、各要素环环相扣,深入开展校地、校企、校校、校所合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模式。强化多主体共同育人,与经济科技主战场建立更为紧密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切实深化“双导师”制度,达到双方按需招生、共同培养、共享成果的效果;邀请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多形式开展现场教学,注重现实需要和实际供给的对接,从而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相匹配的硬实力。坚持正确的科技成果评价导向,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方式,鼓励高校师生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建设,推动科创成果从“书架”到“货架”。

  深化人才育用模式,提升枢纽服务能力。“三位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锻造强大的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和集聚能力。一要推进人才培养范式变革。推动育人理念、资源要素、培养模式等全方位变革,强化从条块分割向贯通培养转变,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就业指导机制,努力完善厚基础、宽口径、通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增强学生数字思维和数字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见习、实习和研习,支持学生扎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勇闯科技“无人区”,勇攀科研高峰。二要升级人才引聚发展体系。坚持人才引领驱动,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统筹兼顾学科战略布局和人才战略布点,做到“引育用留”一体推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以战略发展为牵引,持续引进海内外战略科学家、一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优势领域和重点领域建好人才库。加快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健全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分批遴选发展潜力大、组织能力强、业界认可度高的优秀青年人才进行超前培养,并在政策资源上提供长周期支持,从“保障型服务”逐步过渡为“发展型服务”。

  (作者系重庆理工大学团委书记,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