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攀:努力奔跑12年 从快递“小白”成长为技能冠军潼南:“智慧工程”赋能柠檬产业加“数”前行在交流对话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博物馆说明牌不应难住游客拥抱善于奔跑和跳跃的“瞪羚企业”“轻装上阵”
第008版:评论
上一版   
付文攀:努力奔跑12年 从快递“小白”成长为技能冠军
潼南:“智慧工程”赋能柠檬产业加“数”前行
在交流对话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博物馆说明牌不应难住游客
拥抱善于奔跑和跳跃的“瞪羚企业”
“轻装上阵”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在交流对话中讲好“一带一路”故事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臧博

  “重庆太美了,超出我的预期”“I love ChongQing”……一路走一路看,来自巴基斯坦的全巴记协主席穆罕默德·扎希尔·阿拉姆这样感慨。他的感慨,也是一同走访、采风的近百名记者的共同感想。

  是什么契机,让记者们齐聚重庆?因为,2024年“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正在重庆举办。这也是活动举办6届以来,第一次在北京以外的城市举办。

  这样交流对话的平台,为什么选重庆?因为重庆的区位、作用和影响力。

  看区位,重庆既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也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还是中国西部地区带头开放的领头羊。看作用,自重庆始发的中欧班列(渝新欧)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辐射效应越来越强。看影响力,重庆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9个,更多“重庆制造”和“重庆智造”产品,走入了“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市场。

  对话交流,是讲好故事的基础。讲故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立足于真实、鲜活、丰富的场景。这一点,从这次的采风路线中,就能看出一些门道。

  第一站,是重庆市规划展览馆,这里能看到最清晰的重庆城市布局情况——这,无疑为讲好故事开了个好头。随后,记者们陆续前往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大足石刻博物馆、永川的汽车制造工厂、重庆城市职业学院,从通道物流到文化遗产保护,从产品线展示到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每一个点位都是重庆发展的一个侧面——这,为讲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细节和素材。更重要的是,记者们发现:如果从采风的点位中寻找、提炼一些经验性做法或规律,能够为本国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借鉴——这,让讲出的故事,拥有了情感上的认同与发展上的共鸣。

  例如,在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记者们看着重庆通往世界各地的物流示意图,关注点就各不相同:中东通讯社的艾曼·卡迪,关注的是埃及的力帆汽车是否从这里发出,是否会增加出口量;印尼的泰古·桑托萨,则更注重梳理国家的发展、改革与交通物流的联系;白俄罗斯的伊丽莎白·萨德,则非常关注未来的中欧班列中,白俄罗斯能寻找到哪些合作的机会……

  置于“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交流对话本身就是意义。这种交流对话,区别于过去新闻发布会式的“我说你听”,更像是敞开大门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记者,拥有敏锐的观察力,也常对看到的现象保持思考。走工厂、穿街道、访展馆、看物流,无不是开放心态和友好姿态的体现,也无形中鼓励记者们去寻找更多答案。当眼见为实的新鲜场景,与规划、文件联系起来,重庆的样子,也就成了记者们眼中中国的缩影。重庆的故事,也就可以通过更生动具体的形态,传播得更久更远。

  “一带一路”记者组织论坛,是媒体的盛会,也是难得的交流契机。重庆故事、中国故事、“一带一路”故事,说到底都是民生的故事、合作的故事、发展的故事。而将真实的、鲜活的重庆故事、中国故事,讲给更多“一带一路”上的人们听,论坛只是起点、重庆只是中间站。未来,还会有更多响亮的好声音,传遍世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