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向组织化要效能推动渝派文艺“攀峰登顶”
第011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进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强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向组织化要效能推动渝派文艺“攀峰登顶”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决策谏言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牟雨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对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基层群众仍难以接触到优质文化资源,其均衡性和可及性还有待提高。因此,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让基层群众更好地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滋养,满足文化需求,增强精神力量。

  打造专业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只有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才能高效地管理和运营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一要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岗位管理,将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行专岗专职,杜绝其他岗位人员兼任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情况出现。二要强化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文化服务中心工作研讨会和社区文化服务工作会,并邀请文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基层文化人才队伍进行指导,帮助其提升专业文化素养和业务工作能力。同时鼓励和支持在职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三要鼓励基层文化工作者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以多种形式开展调研访谈,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逐步推动建立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征询反馈机制,引导更多优质文化资源向基层一线下沉,实现供需对口。

  持续优化基层文化空间。形式多样的文化空间是基层群众获取文化、享用文化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主要载体之一。一要建设多样的文化场所,加大对基层文化场所建设的投入力度,如建设乡村图书馆、便民文化馆、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等,让群众可以随时随地进入文化阵地,接受文化熏陶。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方式,重庆各社区积极拓展微型图书馆、乡村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吸引了更多群众走进公共文化空间,享受文化带来的精神滋养。截至2023年底,重庆市共建成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2万余个,并持续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二要强化数字赋能各级公共文化服务,利用新媒体和数字技术,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打造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库,搭建线上文化服务平台,如云上图书馆、线上文化馆和数字农家书屋等,让广大群众直接对接多样化、便捷化和优质化的文化资源。

  规范基层文化工作流程。严密评估规划、精准问效和加强监督,形成完善的方案拟定、任务下达、工作落实和成效反馈制度,是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的根本保障。一要严格进行事前规划和评估,确保基层文化服务工作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制定完善的方案,明确整体思路,对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工作进行全面布局,并在资金和人员安排上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推动各级各类文化单位与城乡基层“结对子、种文化”,加强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二要精准实施跟踪问效,确保工作成效“不打折扣”。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对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工作的阶段性成效进行及时跟踪,重点关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的各个环节,并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纠正,确保优质文化资源“重心下移”落到实处。三要加强各个工作环节的监督和测评,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各级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纳入考核之中,‌建立动态监测和绩效评价机制,‌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督促检查,更好地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有效开展、惠及基层群众。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