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强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向组织化要效能推动渝派文艺“攀峰登顶”
第011版:思想周刊·策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推进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
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
强化有组织科研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向组织化要效能推动渝派文艺“攀峰登顶”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度观察

推进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
——探寻推进“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融合发展的密码①
重庆日报调研组

  “宁河金喇叭·青年宣讲队”进村社专题巡回宣讲走进白鹿镇下坝村。(巫溪县委宣传部供图)

  编者按

  盛夏的巫溪,天蓝水澈、街巷整洁、邻里和睦、文明有序……展开巫溪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画卷”,一道道文明风景遍布城乡巷陌,一缕缕文明新风扑面而来,如春风化雨,浸润心田。

  近年来,巫溪县全面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关于“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部署,因地制宜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社会风气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十件“小案小事”治理专项行动和“德法相伴 文明相随”行政执法主题实践活动,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在深入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过程中,打造了“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品牌,走出了一条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新路子。

  载文明而驰,沐新风前行。“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如何实现遇见更美的巫溪?又为“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带来了哪些启迪?重庆日报调研组深入巫溪开展调研,试图通过探寻巫溪打造“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品牌的经验做法,解锁新时代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密码。

  

  夜幕低垂,晚风轻拂。在巫溪县白鹿镇下坝村纳凉聚集地,数十张小板凳围成一个大圈,“宁河金喇叭·青年宣讲队”正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场的村民们轻摇蒲扇,仔细聆听,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城乡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首要政治任务。

  近年来,巫溪县紧紧围绕“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这一任务,坚持理论学习与文明实践相融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深入实施“走心走深走实”工程,通过理论宣讲入脑入心、文明实践深入民心、志愿服务温暖人心等系列举措,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成为城乡常态风景,为实现巫溪绿色崛起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学思并重,推动理论宣讲“走深”

  近日,在柏杨街道新华社区,“长板凳”宣讲队为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接地气、有温度、有力量的宣讲。

  宣讲以舞蹈《喜庆大鼓》拉开序幕,方言三句半《反诈骗知识》、青年宣讲《全面深化改革 再谱时代华章》等主题鲜明的节目轮番上场,欢快的节奏、优美的唱腔、饱满的热情,让在场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用方言三句半说唱形式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听起来亲切,我们愿意听,也听得懂。”新华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柏杨街道结合本土特色打造的“长板凳”宣讲队,探索“微宣讲+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模式,采取“讲、学、播、颂、传”等方式,通过编排小戏小品、三句半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把有深度的理论和有温度的故事“宣”出热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声音送到群众“家门口”。

  在巫溪,不仅仅在柏杨街道这样的闹市街区,在乡镇的各个村社,大家也都铆足了干劲,打造了“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特色理论宣讲品牌。

  城厢镇打造“厢里乡音”理论宣讲品牌,探索“理论+政策+案例”模式,坚持理论宣讲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创新开展“乡音传党音”“乡亲帮乡邻”“乡民话和美”等实践活动,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用“乡音”传递“党音”,推动党的理论政策飞入千家万户。

  通城镇打造“红军故事讲解队”,依托通城镇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向游客和村民讲述红三军小长征、奉大巫起义等革命历史故事,用乡土语言为干部群众讲好红色故事、上好“红色课堂”、补充“精神食粮”,让革命故事人人能讲、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据巫溪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巫溪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构建起“1+32+N”理论传播和“1+4+N”理论宣讲矩阵,扎实开展“六讲”宣传活动,实施“6·50”百姓名嘴工程,组织理论、政策、法治、科技、文化、健康等领域的近500名志愿者,结合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话题,开展“六讲”等志愿服务5200余场,实现基层理论宣讲阵地全覆盖。

  未来,巫溪将继续推动理论宣讲“走深”,采取“配送式”“组合式”“订单式”相结合的方式,深化“宣讲+服务”等模式,持续擦亮“宁河金喇叭”宣讲品牌,做大做强“长板凳”“厢里乡亲”等主题宣讲,滋养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新风尚。

  坚持践悟并举,推动文明实践“走实”

  “绿水青山好风光,村村讲评正酣畅,家家比学赶超忙。”巫溪县徐家镇“六讲六评”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据介绍,全镇以“居民自治”为旨归,深入开展“政策明白星”“庭院美丽星”“遵纪守法星”“脱贫致富星”“家庭文明星”“志愿服务星”评比活动,让群众“动起来”,努力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在“明星”的带动下,今天的徐家镇,乱丢乱扔少了,爱护环境多了;脏话粗话少了,文明用语多了;投机取巧少了,勤劳致富多了……看得见绿水青山、留得住悠悠乡愁,一幅徐徐展开的“文明实践”新画卷,是巫溪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巫溪把深化文明实践作为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深入实施“厚德巫溪”建设工程,深化公民道德建设,持续擦亮“巫溪好人”品牌,累计涌现出国家级、市级、县级道德典型22人、108人、4658人。深化“争做文明有礼巫溪人”活动,广泛开展“身边好人微访谈”“榜样面对面”等活动,出版好人丛书,打造好人长廊,设立道德风尚基金,持续关爱礼遇好人,引导群众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活动就在哪里。巫溪立足基层、服务群众,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强文明行为领域“小案小事”治理,以“治小事”为切口提升城乡“大文明”,让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接地气、有特色,聚人气、有活力。

  坚持把理论宣讲与惠民服务相结合,创新打造网格“五单”闭环运行工作机制,实现了群众“点单”、村级“分单”、镇级“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相衔接,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接地气”地开展。

  坚持把思想引导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推行“四小四大”“五微共治”等社会治理模式,建立矛盾纠纷“和事堂”、家乡发展“议事团”,充分发挥互助会、法律明白人作用,实现“矛盾自己化解”“发展大家参与”,有效破解邻里矛盾等问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用实践之力奏响文明强音。在文明实践这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中,巫溪将深入实施“春风满巴渝 巫溪在行动”社会风气提升行动,持续推动理论武装与文明实践相融合,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融合发展,打造一批“思践融合”试点示范,努力跑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巫溪加速度。

  坚持知行并进,推动为民服务“走心”

  8月的宁厂镇骄阳似火,一抹抹“志愿红”却穿梭在炙热的山间,他们就是宁厂镇衡家涧社区的党员和志愿者们。为确保饮用水水源清洁,他们早早地行动起来,扛着清洁工具,攀爬崎岖的山路,穿越茂密的荆棘,用心守护居民的用水安全。

  “红马甲”绽放最美“志愿红”。不断探索志愿服务新机制,充分激发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活力,是巫溪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经验。

  近年来,巫溪县在统筹推进“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健全“普惠性+特惠性”志愿服务关爱体系,发动成功人士建立爱心基金,实施“邻里敲门”“乡情互助”等志愿服务行动,以“有事您请讲”为抓手,持续开展便民利民、爱心互助志愿服务活动,开展“乡村村晚”等文化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

  特别的爱,唤起特别的温暖。通城镇云台村打造的“邻里妈妈团”,18名邻里妈妈与18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妈妈们”白天会到留守儿童的家里,给他们洗头发、剪指甲,晚上会去敲敲留守儿童的门窗是否关好,像关爱自己孩子一样嘘寒问暖,倾注着无微不至的母爱和温情,让留守在家的儿童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爱的力量。驻村工作队员谭经美说:“让乡村的每一个孩子都不缺乏母爱,是邻里妈妈团成立的出发点。”

  当然,这样的温暖不仅仅是在云台村。据介绍,巫溪通过政府引导、行业组织、群众参与,形成了共建共创共享的良好局面;注册志愿者5.52万人,入驻志愿服务队1125支,常态化开展“周六文明劝导”“爱心进农家”等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最美家庭”“总管讲堂”等系列群创活动,累计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文明单位47个、文明村镇27个;成功承办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文明单位“爱心进农家”志愿服务现场会等。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方式。

  巫溪县在推进“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将持续用好“5种力量”即党员干部带头、先进典型引领、志愿组织奉献、社会力量助力、广大群众参与,围绕矛盾调处、移风易俗、乡村振兴、安全教育、关爱妇幼等主题内容开展志愿服务,让为民服务“走新”更“走心”。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一条条添活力、增效益的实践举措,一次次有温度、暖人心的志愿服务……调研组的脚步从巫溪铺就的和美画卷上一路走来,目之所及,是美得自然的城乡;心之所感,是群众的和得自在。

  文明实践逐浪高,时代新风润心田。“五美城乡 文明巫溪”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巫溪城乡的每一个角落,温暖着人心,传播着文明,浸润着百姓的生活。“信念美、品行美、民风美、人居美、产业美”的文明新气象,亦成为大巴山东部这座县城最鲜亮的底色,让这片土地愈加美丽、欣欣向荣。

  (本文执笔:朱涛;调研组成员:重庆社会科学院智库建设处处长卢向虎,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王斌;重庆日报记者侯金亮、朱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