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打捞“水湿柴”,取之不尽“龙门阵”邂逅自己的人生之书 帮你越过刀锋如何安妥那些破碎了的灵魂
第008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另类打捞“水湿柴”,取之不尽“龙门阵”
邂逅自己的人生之书 帮你越过刀锋
如何安妥那些破碎了的灵魂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另类打捞“水湿柴”,取之不尽“龙门阵”
——读散文集《川江广记》有感
罗毅

  话说那些年,在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尚未成型、三峡大坝还是远景蓝图时,每临夏季,长江发大水,下游江河中,总会有从川江方向漂来的树木、门窗、木床、谷草、家具,甚至猪牛羊……荆江一带的老乡,把这些大江中的漂浮物,统称“浪材”。站在江岸大堤上看涨水的人,会不自觉地捡起搁浅在岸边的木柴或可食用的瓜果蔬菜;胆子大、水性好的人,会撑着木船或借助游泳圈下河,在浑黄、湍急的江流中,捞取尚可利用的“浪材”。

  在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川江广记》一书的后记中,作者陶灵也提及这样的事情。《川江广记》是百花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一部散文集。重庆作家陶灵以朴实无华的文笔,集“我的本草”“江河故人”“埼岸叙话”“时间片断”四章,将其多年来行走川江流域、大河上下,开展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而累积的故事、趣闻、逸事、食材、民俗、掌故、禁忌等等,以18万字的篇幅,进一步丰富了其具有鲜明标识性的川江系列故事。

  在该书后记中他说:“川江人喊这为‘捞浮财’。我出生、成长,并一直生活在川江边,耳濡目染,也学会了‘打捞’,捞了很多很多的‘水湿柴’。”但作者所说的“水湿柴”,非江中之物,而是来自川江大地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龙门阵”。从写作者的角度说,“龙门阵”是个海量的知识富矿,丰富的写作素材,特别是民间文学,多存在于大众口口相传之中。

  阅读《川江广记》,没有见到详细描述江中“捞浮财”的文字,但并不妨碍作者以一以贯之的严谨、朴实、忌卖弄、不花哨的写作态度,围绕川江之宏阔、博大、悠远而潜心创作,为读者奉献又一部史志般的散文好书。

  文本开篇,作者即从民间偏方的角度,讲“瓷瓦子”有消食的功效。我掩卷一笑,联想到耄耋亲娘所讲往事——当年公社集肥时,生产队把收集来的鸡粪、狗屎倒在水田里,增强地的肥力。到了栽秧时候,社员们赤脚下田。在粪水浸泡下,不知不觉中了“粪毒”——双脚、双腿奇痒难受。社员们找来细瓷碗砸碎,制成陶灵文所说的“瓷瓦子”。一干人等,趁着小憩,坐在田坎上,用瓷瓦子锋利的尖尖角,“针刺”小腿和双脚的痒痒处,放出毒血……这是长江中游一带乡民破毒的土方。看来,地域不同,“瓷瓦子”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如同作者已经面世的《川江记忆》《川江往事》《川江词典》作品一样,《川江广记》继续散发出朴素、厚重、凝练、深邃的气质。作者以散文的方式,把渐行渐远的川江风物,有板有眼地活化起来。介绍了船底苔、天麻、何首乌、清明菜、苏麻子、龙骨、糊米水等“本草”的功用,说“门斗灰”能止血、“叶子烟”泡水洗脚有药效、“松花粉”通大便、“水代法”制香油、“宝塔糖”打蛔虫……更多的,是讲通俗故事、说民间“稀奇”,如作者的集邮经历、建筑物上“悬鱼”的讲究、划龙船的来龙去脉、腾空放炮、“滚木”搬运重物、旱地行船、川江沿岸文峰塔的“龙门阵”,至于“管闲事”者化缘、筹集资金治理江滩的故事,其实都是人心向善的具象表现。

  循着生生不息的川江,作者深情讲述三峡猿鸣、悬棺、走蛟(滑坡)的传奇,记叙重庆南山“一棵树”的来历、南川海孔洞中造飞机、考古学家黄万波巫山挖“龙骨”、喀斯特溶洞中的恩仇记。深情回忆被人唤作“烧火佬”的外公,在江上有板有眼喊出原生态的川江号子。把川江上下的人文地理如“对我来”“喊滩人”、盘滩、绞滩、蒸红苕“舍耗”少,豆腐别名“灰毛儿”,剃头匠叫“待诏”、操褊褂、接骨斗榫、竹子开花采竹米、落地生根黄葛树等等金石草本、风土人情,悉数展示,读来妙趣横生、欲罢不能。

  回到作者自喻的打捞“水湿柴”,我认为就是作者多渠道搜集、网罗与川江相关的素材,为写作所用。从事建筑工程职业的陶灵,习惯川人惯常的坐茶馆、摆“龙门阵”,习惯与母亲、岳母、老师、工友、保姆、小区退休老人、老船工聊天,“闲时习惯找老者交谈,简单几句,很有可能获取一鳞片爪的细节,对写作有好处。”这是作家处处留心皆学问,时刻做个有心人的表现,也是川江书写者创作勃兴、好书不断的最好注脚。

  在另类打捞“水湿柴”的同时,作者专注川江民风民俗,博览群书、博闻强记,研读了如《夜航船》《本草纲目》《酉阳杂俎》《山海经》《水经注》《千金要方》等大量经典名传。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吸收《博物志》《开县志》《云阳县志》《江津县志》《巴县志》《重庆府志》等志书史料中的丰富营养,从中取材、求证,这也是陶灵作品让人百读不厌的原因之一。

  作为陶著读者,欣喜《川江广记》诞生;作为写作者、书写者,理当效仿陶灵先生的孜孜不倦,实实在在接地气,向人民学习,向经典学习,另类打捞“水湿柴”,进而创作出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