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化四能”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
第008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以“四化四能”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

魏显坤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构建闭环评价机制,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专业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精心设计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课程思政不是课程和思政的简单组合,更不是生贴硬靠。思政课教师要梳理课程教学内容,针对专业特色和课程特点,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正向引导。在教学设计中,要立足职业院校课程特点,尊重课程知识的客观规律,在了解学生的学情与价值困惑后,明确课程思政教学重点,精准探寻课程知识和正确价值导向的契合点,整合学科内容、学习逻辑和价值旨趣,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要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组织专业力量做好各自领域内的课程思政资源挖掘工作,积极打造课程思政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提供课程思政经验分享交流的阵地,挖掘通识性课程和专业性课程所蕴含的正确价值观,从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技能强国、技能报国,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建立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动态更新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实现在知识技能传授中传播正确价值观。

  打造课程思政“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模式。职业院校的课程思政教学要遵循价值观养成机制与要求,将课程思政与“岗课赛证”融通协同育人的目标和内容系统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等素养的形成与提高。要基于企业调研、岗位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构“课程思政+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课堂教学、考试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价值塑造的融合统一。深化教学改革,基于课程思政“岗课赛证”融通重构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大力推动课岗对接,校企合作开发“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思政特色鲜明的活页式教材和在线课程资源,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和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有机融入课程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系统构建课程思政育人成效闭环评价机制。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闭环评价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断提升思政育人成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以劳动教育、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比赛等为载体,设置第二课堂,并将第二课堂积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教师层面,要加强对学生课堂表现、实践技能、综合素养等过程性评价,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学校层面,要把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教师课程思政实践、技术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作为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课程思政的目标受众是学生,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怎么样,思政素材学生喜不喜欢,实施方式是否乐于接受,需要学生参与评价,形成课程思政设计—实施—效果反馈的闭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课程思政案例、方式的反馈和建议,以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评价,在后续课程思政教学中进行优化和改进,不断补充新鲜的思政案例,持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本文为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Z212037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