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化四能”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
第008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以“四化四能”大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进以县(区)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着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建设模式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创新课程思政建设 培育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8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

舒杨

  不久前召开的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指出,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推动学生更好了解国情民情,坚定理想信念。这就需要深入理解与把握“大思政课”的丰富意蕴,立足时代要求,积极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从育人主体、育人资源、育人场域等方面强化措施,打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加快构建全面育人新格局。

  集合多元思政育人主体。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必须抓住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这个关键。一是打造专业化思政课教师队伍。定期邀请专家学者授课讲座,常态化组织和开展思政课教师的理论素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专业培训,拓宽教师视野,更新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技能。建立青年思政课教师“导师制”,由资深教授、教学名师、科研精英等担任导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和培养,重点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提供支持,促进青年教师全面成长。二是壮大思政课兼职师资队伍。面向社会广泛选聘各类优秀思政课教师,重点引入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创新能力的优秀代表,包括劳动楷模、道德模范、先进人物、领导干部等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让他们走进校园、走上讲台,与学生开展深入交流,以更加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指导学生。三是加强思政课教师团队建设。支持、鼓励思政课教师组建科研、教学、竞赛等各类团队,经常性举办学术沙龙、集体备课、教学示范等活动,共同研究探讨解决各类难题,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促进思政教育与不同学科、行业领域之间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思政育人的深度与广度。

  整合多样思政育人资源。统筹校内外资源共建共享,加强思政课优质资源供给。一是深挖历史文化富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拥有极为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富矿,承载着五千多年赓续不断的文明精髓和历史记忆。要重点对党史、中华文明史、地方史等各类历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迹、人物进行研究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问题,更加深入地理解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在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历史营养。二是聚焦时代生动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亿万中国人正在书写的新时代伟大实践构成了思政课堂上最生动、最具启发性的素材。从脱贫攻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等,这些饱含着民族精神与时代脉动的光辉事迹都是思政课中最为珍贵的资源。“大思政课”就是要善于观照现实,用好社会实践最新素材,以更加宏大的视角回应学生的关切和疑问。三是用好身边鲜活案例。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搜集、筛选和运用案例,重点捕捉身边的感人事迹,如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人物等,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境,以案例引导激发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热爱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奋斗情怀。

  聚合多维思政育人场域。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大思政课”同频共振。一是构建多元思政育人场景。破除课堂教学藩篱,充分利用户外实践、研学实践、志愿活动等多种方式,把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革命场馆、企业车间等,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和体验机会,拓宽思政教育的育人视野和实践范围,让学生在不同学习场景中塑造优秀品质。二是打造思政育人数字化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突破学习时空限制,整合思政课程资源与教学资料,构建数字化学习平台,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与学习内容,让学生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源。同时,融合AI、VR等技术模拟真实场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沉浸感和影响力,为思政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三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打破教育层级壁垒,促进不同学段思政教育资源共享,从纵深维度拓宽思政育人空间,构建更加开放、共享的全面育人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育人场景,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