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促进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以区域一流营商环境法治化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以“三融合”促进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大力促进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
以区域一流营商环境法治化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以“三融合”促进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协同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推进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

陈银华 王显科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重庆、四川两地要紧密合作,不断提升发展能级,共同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九次会议座谈会也提出,要坚持对标对表,深化思想认识,凝聚战略共识,以双城经济圈建设更好支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局。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进入全面提速、积厚成势的新阶段。如何健全川渝全方位合作机制,扎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重庆日报推出策划专版,以飨读者。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养老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民生福祉,关乎长治久安。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相近,均面临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程度深等问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施以来,川渝两地持续加强养老服务领域协同合作,携手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共同提升了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开展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构建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当前,川渝两地面临老年人口总量大、老龄化发展快、高龄化程度深等突出问题,老龄化率均居全国前7位。其中,四川省60岁及以上人口1816.4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居全国第3,占人口总数的21.7%;重庆市60岁及以上人口712.1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2.16%。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丰富养老服务供给,为川渝两地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更优结构、更加公平普惠、更加均衡可及的养老服务,加快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为全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重大挑战提供经验借鉴。

  形成一批具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辨识度的养老服务成果

  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养老服务顶层设计持续完善。一是建立合作框架。定期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工作推进会议,两地民政部门签订《川渝养老工作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两地人力社保部门签订《川渝养老保险政策协同协议》,两地“养老保险政策协同相融”入选川渝人社合作2023年“十大专项行动”标志性成果。二是促进市州(区县)合作。如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与四川省达州市三地民政部门共同签署《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市渝北区与四川省广安市联合推进护理培训认证互认、护理优惠政策对等;重庆市綦江区与四川省攀枝花市加强康养小镇建设、智慧康养等康养产业合作。

  持续加强交流合作,两地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丰富。一是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两地互相支持参加老龄产业博览会,联合举办川渝养老服务发展工作对接会、川渝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交流会,共同发布《川渝养老服务协同发展蓝皮书》。二是促进机构合作交流。出台《川渝两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办事指南》,推动川渝两地养老机构设立备案线上“全网通办”、线下“异地可办”。支持两地养老机构互办普惠型养老机构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重庆龙湖、汇橙、凯尔,四川圣桦、成都寿而康等养老企业实现川渝交叉运营。三是加强技能人员培训。组建两地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咨询委员会,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工作培训班,合作编制川渝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大纲和教材,推进养老服务专业人员技能评价互认、职业技能竞赛合作、人才培养平台共享,共同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推广电子化模式,养老保险关系实现便捷快转。一是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实现“网上办”。两地人力社保部门签署《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流程合作协议》,试点取消川渝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纸质表单邮寄传递,两地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均可网上办理。二是同险种关系转移资金全面实行定期结算。两地在全国率先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资金定期结算,推动转移业务经办“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多跨协同”,获人社部全国推广。

  协同描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一体化新蓝图

  一是加强政策协同,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体系。联合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专项工作方案,出台养老服务补贴异地结算实施办法,建立“费随人走”“费随人给”统一标准的异地养老机制。推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形成符合川渝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框架、长期护理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加强养老信息化服务平台互联互通,促进两地养老服务政策、信息、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二是加强标准协同,推动服务标准逐步统一。坚持“统一标准、一地认证、两地互认”的原则,共同研究制定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医养融合等方面的服务标准,建立健全统一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标准。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优化老年食堂、老年助餐点等服务设施,共同制定设施补贴、助餐质量、助餐价格等标准,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服务网络。

  三是加强创新协同,满足多元养老服务需求。探索完善“时间银行”制度,明确“时间银行”应用的合法性、准入标准,制定“时间银行”的互助服务“存、取”规范及行业管理监督政策,健全两地“时间银行”互认互助养老服务体系。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高频事项,推出更多适应老年群体的智慧化产品和应用。以社保卡为载体,集养老金发放、金融账户、公共交通等功能于一体,推进川渝两地养老服务实现“一卡通”。

  四是加强产业协同,激发养老市场主体活力。构建“候鸟式”养老,试点推动建立两地互动的旅居养老新模式。探索共享市场准入资质,在两地任何一方登记注册的机构,可直接在对方城市开办养老服务机构并享有同城待遇。推动公建养老机构市场化与社会化转型,支持连锁企业提供普惠型养老服务。探索设立养老服务业发展基金,对跨区域的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企业进行扶持。完善两地养老服务投资指南、扶持政策措施清单,探索制定互认互通的养老服务机构系列标准。

  五是加强人才协同,培育壮大专业人才队伍。依托成都养老人才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院校,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改革,共同研制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完善川渝统一的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共同开展养老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定期举办养老服务人才招聘会,推动养老服务人员合理流动。建立养老服务人员数据库,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大力建设社区义工志愿者队伍,提供有效的人才补充。

  (作者单位:成渝经济促进会,本文为重庆市发展改革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川渝公共服务一体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