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这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区域发展,交通先行。目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观,但仍存在互联互通水平还不够高且空间布局有待优化、尚未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交通枢纽集群、协同联动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因此,补齐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
以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为宗旨,齐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硬件”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地区要统筹谋划,以服务支持打造区域协作的高水平样板为宗旨。一要开展高质量规划。以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系统化、高标准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包括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联通、规划运营、布局安排的一体化。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积极谋划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引领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前瞻性研究重大交通项目谋划工作,加强项目储备。二要加快成渝两地内部的建设步伐。推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重庆第二机场协同建设,加快建设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推进正兴国际机场、石柱等通用机场前期工作,研究万盛、涪陵等支线机场的建设布局,推动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加快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渝万高铁、绵遂城际铁路、渝遂铁路等铁路建设,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铁路廊道效应;加快成渝、渝遂高速公路扩能、渝湘复线高速公路等公路项目的建设速度;加快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建设,协同推进成渝两地口岸合作,提升川渝水运通道能级。全面建成“轨道上的成渝”,加快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由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市郊铁路构成的轨道交通网,确立轨道交通网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主要运输方式的地位。三要畅通对外运输大通道。南向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渝昆高铁、渝贵高铁建设,完善川黔、川滇高速公路,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衔接;北向提质扩容“西三角”通道,加快西渝高铁建设,衔接中蒙俄经济走廊;西向拓展进疆入藏大通道,探索西藏方向通道建设,提升西北地区通道能力,衔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向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强化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走廊建设,推进沿江高铁、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川渝沪通道,大力推进航道网络建设,开辟出海新通道。
以深化多主体协同为抓手,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软件”建设。深化主体协同要解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中凸显的主体协同意识冲突、协同能力冲突、行政壁垒和利益冲突等矛盾。需要以组织机构为基础,辅以制度性约束,强调利益共享。一要构建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组织机构。依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设置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小组。成渝地区各级政府通过适当让渡权利的方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打破行政壁垒、解决主体合作难效率低等问题。依托组织统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协调规划编制、方案对接、金融支撑、资源整合、风险管控、安全保障、跨区域执法等关键性工作,统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的标准、执行与监管。二要建立综合交通协作机制。完善横向协商制度、项目绩效考核制度、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协同推进制度、项目问责制度,推动协作小组顺利运转。三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完善利益表达机制、利益整合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解决各主体仅以自身利益为主而拒绝协同的困境。
以强化新基建赋能传统交通基础设施为支撑,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软硬件”提质增效。新基建有助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以创新驱动引领优化要素资源配置,推动新基建赋能传统基建,实现高质量协同发展。一要以新基建赋能推动“三化”改造升级。在现有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的基础上,打通“建管养运”全链条,以提升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整体质量、综合效能与服务水平为目标,加快发展“智慧交通”,推动传统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二要重点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交通大数据信息共享中心。构建完整的成渝地区交通大数据信息目录,协调推进大数据信息共享中心的软硬件建设,加强交通大数据与政务大数据等各类数据互联互通,为协作小组提供数据决策支撑。三要合理谋划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统筹发展。利用好“东数西算”等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重大工程,与传统交通基础设施共享资源、共用空间,统筹新基建与传统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规划布局及要素连接渠道,形成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格局,助推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管理科学与房地产学院,本文为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022ZTZD06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