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三力”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数智赋能让超大城市治理更具韧性以“五个转变”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高地推进城市更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第007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激发“三力”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
数智赋能让超大城市治理更具韧性
以“五个转变”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现代化治理新高地
推进城市更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7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推进城市更新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郑国洪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点,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既要保留历史记忆和特色风貌,又要解决居民关切的实际问题。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是我们党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提出的重要举措。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人民需求不断提升,城市更新需要处理好“四对关系”。

  处理好“新开发”与“旧改造”同时进行的关系。在城市新开发的同时逐步进行旧城改造,“喜新”不“厌旧”,既能避免问题遗留,又能借助新开发优势。一要正确认识“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城市会不断生长、更新和衰老。城市更新实际上作为发展过程中的调节机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城市品质和活力提升。新旧相邻区域应完善传导机制,在设计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周边已有建筑,并融入街区文化特色设计理念,保证“新”“老”相互协调。二要有序推进主城都市区的城市修补。用好城市哲学、城市美学,推进“两江四岸”、历史风貌区有序修补和有机更新,对诸如长江文化艺术湾区划定范围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强调建筑历史、山城文化、滨江艺术的展现。对开发强度较高的中心区域,应按“减量、增绿、留白、整容”要求开展城市更新。三要着重改造老旧小区让生活更美好。发展居家养老、助餐、保洁、生活照料等多样化社区服务,增设充电桩、智能快件箱、智能家居等设施;通过背街小巷市政设施的同步配套完善,开拓物业消费、幼儿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消费模式和应用场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处理好“整体”和“零散”同步发力的关系。既要在零散老旧小区改造上下功夫,也要一体化推进小区、街道和商业街区整体的组合更新。一是坚持分类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分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要因地制宜推行“菜单式”改造方式,分类施策。对基础类改造,要完善标准导则体系,坚持应改尽改;对完善类改造,要结合实际做好单体设计,衔接好整体规划;对提升类改造,要采取招标、竞赛等方式,公开征集建筑设计优秀方案,同步开展绿色社区创建。二是推进整体更新。推进老旧厂房、老旧商业体与老旧小区同步改造,以城市工业遗址、老旧商业体为重点,结合周边的背街小巷、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抓“点”串“线”带“面”,开展城市更新专项体检和整治,融合城市元素,将老旧小区整体改造为具有“烟火气”的小商业街区。

  处理好“颜值”和“内涵”同向提升的关系。在超大城市发展背景下进行“内外兼修”,既要“高颜值”,又要“有内涵”,充分发挥废墟价值和遗址景观价值。一是总结提炼重庆城市的内涵特征。“山城”“桥都”“红岩”等重庆历史悠久的标签要更加凸显,同时提炼年轻火热、立体魔幻的网红城市特征,让历史、文化、艺术交相辉映,展示重庆的城市品位和人文内涵。旧城改造要注重对这些内涵的挖掘、保留和显化,塑造“望出去是景,看过来也是景”的独特城市印象。二是探索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多种方式。按照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要求,加强城市有机更新。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综合采用“微更新”、零星改造、综合整治、边角地利用等方式,解决老城区环境品质下降、空间秩序混乱等问题,促进城市面貌、生态、人文等多方面品质提升。三是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能力提升,在更新“硬件”的同时增加“软件”,将养老托育、文化服务、智慧管理等需求充分考虑进去,建设一批适老适幼示范社区、团结互助和美社区、人文智慧包容社区,通过居民自治逐渐实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功能提升和城市面貌更新。

  处理好“文化”与“生态”互为犄角的关系。将人文历史传承和现代化生态新城建设紧密结合,重点结合山城特点进行空间更新和文化织补。一是改造建筑立面。注重城市美学,完成老旧城区修补型城市设计,美化建筑屋顶,提升屋顶景观与城市环境、城市文脉、建筑美学的契合度,将建筑立面作为城市“第五立面”。对建筑屋顶开展集中整治,打造清新整洁的城市阳台和建筑屋顶空间。二是融入历史文化。保留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宣传城市文化标识,把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街区、植入景区景点,促进建设用地再利用,实现产城景有机融合,彰显城市文化艺术特征。三是还原生态场景。将老旧城区更新改造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积极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和零能耗建筑。改造过程中要注重增加公共绿地、开放空间,探索开展海绵城市和生态修复专项技术的应用。重视区域文化本体保留和生态景观重现,因地制宜打造沉浸式生态消费场景,比如废弃厂房、电厂烟囱、防空洞这种有历史、有温度的空间应予以保留修葺,并打造成为新的城市打卡地。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博导,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