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外地经销商还发现:这里适宜种植的药材,除了石菖蒲,还有百部、黄精、紫苏等近10个品种。
经销商来了兴趣,村民热情更高,镇政府顺势而为,推行“粮药套种”模式,鼓励村干部以现金入股,村民以土地入股,一起成立合作社,合作社和药材经销商成立合资公司,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还负责全部收购。产供销三个关键环节被打通,从来没有种植过药材的柏家镇,一下种植了各类药材近4000亩,“粮药套种”大幅提升了土地的单位产值。
以销定产
多种土特产种植养殖规模将翻番
药材种植“小试牛刀”,让柏家镇“茅塞顿开”。
近年来,为鼓励村民续耕,从中央到地方出台多项鼓励政策,但由于缺乏内生动力,不少村民还是不愿意种地,甚至出现了“有补贴就种,没有补贴就不种”的现象。
解决耕地无人种的难题,关键是要为农产品打开销路,最好是“以销定产”。为解决销售问题,柏家镇把产业培育重心从“生产端”转向“销售端”,通过为农产品寻找销路,逆向推动上游的种植和养殖。
6月2日中午,柏家镇带货主播饶远政走出直播间,一上午她卖出了100多件高山四季豆。每件5斤,售价19.9元,加上冰块保鲜运输,最远卖到了河北。
饶远政的直播间就在农房的一个角落。射灯照耀下,她用一口“椒盐”普通话,通过手机向千里之外的粉丝介绍山区时令蔬菜的鲜嫩程度和烹饪方法。直播间的隔壁,是一个烧柴火的土灶台,灶台上挂满了腊肉,她在此向粉丝展示腊肉的炒制和食用情景。
饶远政经营的抖音账号,粉丝数只有1.4万,年销售额却高达300万元。下游的“销”如何带动上游的“产”?过去,山区农村蔬菜村民都是自己种来吃,很少能卖钱。如今,带货主播上门收购,四季豆卖到了每斤一两元,和重庆主城批发市场的价格相差无几。受此促动,柏家镇仅四季豆的种植面积就达到500亩,是几年前的数倍。
目前,柏家镇政府和抖音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共同孵化培育一批像饶远政这样的“直播达人”。
除了线上,柏家镇还在场镇街道和梁平城区建起了一批实体门店,专门销售柏家土特产。门店采用股份制,每个社区(村)出资5000元,大家有货一起卖,赚钱一起分。
按照柏家镇政府的设想,通过线上线下广开销路,以及“柏家美食”品牌的塑造,各类高山蔬菜、水果、生猪、山羊等土特产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三年内将实现翻番。
拓展需求
利用景观资源做大农旅融合
如何进一步促农增收,消费市场对山区农村还有啥需求?
通过城口鸡鸣乡、酉阳花田乡等地的成功案例,柏家镇认识到,山区农村要致富,乡村旅游是必选项。不过,柏家镇境内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旅游景观。思酌再三,镇里决定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依托已经起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走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之路。
位于三新村的桃缘基地,是柏家镇农旅融合的代表性项目。鳞次栉比的一大片梯田里禾苗青青,每块水田中央都有一个洼凼,用来养鱼;每条田埂上,种植着一溜低矮的桃树,桃树上挂满了套袋的黄桃。
整个基地的主干道路和田埂都进行了硬化,不远处还有造型别致的凉亭。
时值黄桃上市,桃缘基地的黄桃却没有采摘售卖的迹象。基地负责人介绍,他们的黄桃不用运出去卖,游客很快就会前来采摘一空,价格还比零售市场卖得贵。
打造一个种植、养殖园区,让游客来消费,是不是更能赚钱?三新村村委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鱼稻共生,不施农药和化肥,产量不高,但卖的都是绿色农产品的价格。其中,水稻每斤1.7元,亩产约700斤,鱼亩产300斤,每斤10元,两样加起来,亩均产值超4000元。
游客春季赏桃花、夏季摘桃、秋季下田摸鱼都能带来收入,再加上开农家乐、卖土特产等综合收入,既赚人气又赚钱。1—5月,柏家镇多个乡村旅游项目的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了五成以上。
在此基础上,柏家镇迈开了乡村旅游的第二步,即打造地域特色的旅游景点。首个项目,是位于场镇街道附近的一处垂钓基地。这里是梁平全区唯一获准垂钓的小型水库,资源独占性就是核心竞争力。目前,该基地已经建成环湖步道和多个钓鱼台,还配置了渔具小卖部和烤鱼架,今年末,这里有望举行梁平区首届休闲钓鱼大赛。
一个条件差、资源缺,毫无优势的山区小镇,通过多次外出“取经”,广泛嫁接资源,打通产供销全链条,因地制宜走出了特色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