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必须保证高质量充分就业我市公开第二十九批生态环保信访举报件边督边改情况市级统战系统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大讲堂举办首期专题讲座优化跨局货运班列开行 大幅压缩在途时间政务简报7+16 这些渝企凭“硬核技术”成为独角兽重庆实现人工智能自动选矿梁平这个小山村为啥人人抢着种地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高质量发展必须保证高质量充分就业
我市公开第二十九批生态环保信访举报件边督边改情况
市级统战系统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大讲堂举办首期专题讲座
优化跨局货运班列开行 大幅压缩在途时间
政务简报
7+16 这些渝企凭“硬核技术”成为独角兽
重庆实现人工智能自动选矿
梁平这个小山村为啥人人抢着种地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6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质量发展必须保证高质量充分就业

重庆瞭望 杜铠兵

  六月十四日,四川外国语大学,2024届毕业生春招补录暨2025届实习生招聘双选会吸引近千名大学生参加。通讯员 郭晋 摄\视觉重庆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强广大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就业稳,人心安,信心足。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充分”是要千方百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容量;“高质量”是要增强就业的适配性稳定性,让人民群众更好安其岗位、乐其职业。

  人们关心就业,就是关心自己的饭碗,关心未来的发展。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保证高质量充分就业,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现实难题?就业优先战略背景下,如何抓紧抓好就业这一“头等大事”?

  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解决就业问题只有进行时,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就是就业提质扩容的过程。

  一方面,只有高质量的发展,才能支撑高质量充分就业,不断满足群众对于高品质就业的新期待;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呼唤高质量就业,劳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必须把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如果一家企业在科技革命、产业升级的浪潮中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成果,却没有在带动高质量就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只是冰冷的、不充分的发展。

  舆论场上,职场话题备受关注,“班味”“内卷”“996”“职场PUA”等话题背后,反映出个别行业和单位存在工作压力过大、上升通道狭窄、职场风气不佳等诸多现实问题,就业质量有待提升。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的职业观念和择业倾向也在发生变化,对福利保障、职场环境、发展空间的期待也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各地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通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就业提质扩容,打造更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厚植高质量充分就业动能,不断开发出新的就业增长点,为劳动者提供更多优质的工作岗位和成长空间。

  必须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并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

  为什么是“就业优先”?

  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国家社会。一方面,就业优先关系着每一个人的饭碗,影响着一个家庭的安居和乐业;另一方面,就业优先正在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也是应对经济转型升级压力的“底盘”所在。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受产业转型升级、人口代际变化、技术迭代演进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表现在就业市场上,“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并存,人力资源供需不匹配成为制约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双向奔赴”的一大障碍。

  要破解这一“两难”困境,要求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直面矛盾,主动肩负起破题的责任,从供需两端入手,培育更多现代化人力资源,塑造更加合理的就业结构,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

  比如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人力资源供求趋势分析,搭建权威高效的信息发布平台,提高资源匹配效率;又如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做精做优职业教育,持续提升劳动者市场竞争力;再如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力度,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精准匹配、高效配置等。

  就业不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头等大事,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才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落脚点是人民的高品质生活

  就业是久久为功的民生考题,推动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增进百姓的民生福祉,才能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解决好重点群体就业,守牢群众的安全感。

  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而稳住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稳住了就业基本盘。

  其中,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眼下正值毕业季,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如何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高校毕业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拓宽青年就业渠道,事关青年的前途、民族的未来。

  此外,还应优化政策和配套服务,促进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创业,健全针对大龄、残疾、长期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积极做好退役军人、育龄女性等群体就业工作,让更多劳动者求职有门路、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回应好人民对于高品质就业的新期待,还需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用一桩桩民生实事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感。

  群众期待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就应该制定政策并采取措施规范就业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虚假宣传和就业歧视等违法违规行为;群众期待更可靠的权益保障,就应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让法律和制度为劳动者权益保驾护航;群众期待更清朗的职场风气,就应该加强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努力让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阳光发展……

  满足群众期待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唯有积极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努力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才能充分激发广大劳动者通过勤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