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在产业领域方面,这些瞪羚企业均涉及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其中汽摩配套企业占比最大,还有智能装备、新材料、医药健康等领域。
从地域分布看,两江新区入选的瞪羚企业数量最多,达到20多家;九龙坡、江津、永川等传统工业大区入选企业亦为数不少。
“我们将集成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瞪羚企业保持跳跃式高成长性,推动高科技、高成长、高价值企业矩阵持续壮大。”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
到2027年培育独角兽及瞪羚企业300多家
“新、快、大”是相关部门和专业机构研究制定的独角兽、瞪羚企业认定标准。
“新”,独角兽、瞪羚企业必须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领域的优质企业。
“快”,瞪羚企业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从成立年限和估值看,要求潜在独角兽或独角兽企业成立时间分别不超过9年、10年,且估值分别在1亿美元、10亿美元以上。
“大”,是对营收和融资规模进行评估,瞪羚企业最低营收额不低于1000万元,潜在独角兽、独角兽企业分别获得融资不低于500万美元、5000万美元。
去年底,我市印发《重庆市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作方案(2023—2027年)》,计划到2027年培育独角兽企业15家、潜在独角兽企业30家、瞪羚企业300家上下。为此,我市将围绕“加强挖掘培育、夯实科技支撑、助力市场拓展、强化金融赋能、做实精准服务”采取20项措施,从技术、市场、金融等要素入手,培育和服务独角兽及瞪羚企业。
“对入选的独角兽及瞪羚企业,我们不会‘一选了之’,而是将持续帮助它们发展壮大。”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比如财政奖补方面,我市将在独角兽、潜在独角兽企业首次融资时,分别给予最高500万元、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另外,我市还将支持这批入选企业申报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依规支持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技术改造等政策;对企业推出的标志性突破性产品,优先推荐纳入首台套产品目录,为其提供产品采购、市场渠道共享;为企业提供常态化组织路演和对接服务,综合推动信贷、基金、担保等金融资源,助力企业持续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