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根深才能叶茂,魂定才能志坚。魂脉与根脉的有机结合既是重大理论课题,也是重大实践课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个立党立国、兴党兴国之本不动摇,坚持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停步,切实把握好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的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人民性。
把握好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的历史性。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根植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的主题和主线。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魂脉与根脉的有机结合史。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如同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势燃遍大江南北,特别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革命建设年代,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崭新命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洞察历史大势,敏锐把握历史规律,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当前,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相互较量的历史大背景下,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给我们提出的问题更复杂、更艰难,迫切需要从历史和理论上作回应、交答案。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要切实增强历史思维,牢固树立大历史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更深邃的思考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大逻辑,认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把准我国社会发展的大脉搏,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沿革和实践要求,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全面系统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科学理念、有效对策,确保党的创新理论始终走在时代前沿、引领时代潮流、指引中国发展。
把握好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的理论性。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告诉我们,创造科学的理论,必须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这是对新时代新征程怎么推进理论创新和推进什么样的理论创新的科学回答,深化了我们党对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推进理论创新作出了原创性贡献。马克思主义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理论的科学性。历史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方法,用于指导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什么时候党的事业就兴盛。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要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认识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持之以恒做好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工作,重点研究阐释我们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中原理性的理论成果,把握相互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教育引导全党更好学习把握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把握好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的实践性。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马克思主义自创立以来,就善于倾听时代的呼声,致力于解决时代的问题。“实事求是、知行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是“两个结合”实现高度自觉的理论创新成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锻造了鲜明的精神标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解决党和人民群众面临的时代问题,坚持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系列新思想新论断,科学地指导了事业的发展。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必须及时发现、深刻洞察时代新课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聚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奋斗目标,服务引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中心任务、首要任务、第一要务,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为新的实践提供强大的指引、正确的方向、创新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理论的支撑和现实的回答。
把握好魂脉与根脉有机结合的人民性。人民作为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是为人民立言、为人民代言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就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则包含着许多关于注重民生、保民安民、利民惠民等论述,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等。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新征程上推进理论创新,要坚定站稳人民立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眼睛向下、贴近基层、融入群众,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注重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提炼出新的理论成果,着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亿万人民心中,更好地接地气、聚民智、顺民意、得民心。
(作者系四川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XW03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