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播放的视频中,我们看到骗子通过套近乎、赠送皮肤等一系列话术,让受害者一步步上钩,‘主动’交出账号……同学们一定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善于识别骗术,防止上当受骗。”近日,一场个人信息保护专题法治宣讲正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举行,来自市检察院五分院的“莎姐守未”团队,为近千名师生揭秘了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始末。
初中生磊磊可以在周末用两个小时手机,当他玩一款游戏时,有人私信他可以免费领3个游戏皮肤,磊磊信以为真,加对方社交账号联系,又在对方指导下一步步操作,最后发现自己的社交账号被骗走了。
市检察院五分院检察官介绍,2019年12月至2021年8月,李某某组织其他10人,以这样的方式骗取他人的社交软件账号、支付密码、手机号码及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并采取修改受害人登录密码、清除绑定的手机号、删除好友等方式掌控受害人账号。
李某某等11人还通过查看交易记录、朋友圈信息,以使用时长和活跃度为主要标准,将账号分类为“活跃”“普通”“垃圾”等档次,在明知他人可能用于违法犯罪的情况下,分别以不同价格出售牟利。
不到两年时间,李某某等人共骗取账号3800余个,获利70余万元。
“我们在调查时发现,受骗账号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这个团伙作案具有分工明确、目的明确、对象明确的特点,利用专业话术、分文不取等手段,骗取防备心较低的中小学生信任,达到最终目的。”该案承办检察官熊姿介绍,据目前掌握到的线索,下游犯罪分子利用被出售的部分账号进行电信诈骗,已造成10余人遭受财产损失共计200万元以上。
由于该案涉及受害人数众多、危害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并未得到消除。2023年底,五分院决定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被告公开赔礼道歉,结合案情制作法治宣传短视频,并在2个主流网络平台公开播放一年。在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科学城中学校现场播放的视频正是由被告出资制作。
检察五分院还向相关社交软件公司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账号安全管理的函》。软件公司对3800余个账号逐一排查,对其中1460个采取了限制社交功能、封号等措施,其余账号进行提级监管。
“在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蕴含着极为重要的经济、社会、安全等价值,因此成为不法分子觊觎的对象。”市检察院五分院公益诉讼部门主任梁琴表示,本案的办理遵循了恢复性司法和预防性司法理念,既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也对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重点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