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教学铸魂育人 书写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时代答卷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要着力处理好四对关系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第006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进”教学铸魂育人 书写外语人才培养的新时代答卷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要着力处理好四对关系
加快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体系建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2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习笔记

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要着力处理好四对关系

高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华文化主体性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建立起来的。进一步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辩证思维,着力处理好四对关系。

  处理好“赓续”与“自新”的关系。正确处理好“赓续”与“自新”的关系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时代呼声,而“赓续”与“自新”的关系说到底是“古”与“今”的关系。一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继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形象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的“两创”方针,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等基本原则,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根本方向,形成了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立场。二是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华文化现代化面临的时代课题,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另起炉灶”,更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之上的“时代再造”,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并行、熠熠生辉。三是正确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是中华文化赓续与自新的现实要求,要在内容上把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世界意义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在形式上以打造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为抓手,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中不断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

  处理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正确处理好“魂脉”与“根脉”的关系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根本要求。一是走好“贯通”和“融通”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这鲜明地揭示了“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的主要路径。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两个结合”。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相适应,既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充实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又要以马克思主义去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从而在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和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中不断提升中华文化主体性。三是坚持不懈推动“第二个结合”走深走实。“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助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实现新的飞跃,在凸显新高度、建功新征程中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处理好“明体”与“达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明体”与“达用”的关系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实践遵循,“明体”与“达用”的关系说到底是“体”与“用”的关系。一是深刻把握“体”与“用”的关系。“体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体”与“用”是中国哲学范畴中固有的、紧密关联的概念,也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思想智慧的范畴之一。“体”为指导原则,“用”就是原则的具体应用,“体用贯通”就是理论和实践不能脱节。二是坚持“明体”方能“达用”。明体方可达用,执一始能驭万。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就是要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中把握发展之道,立足自身文化传统,把握时代特质,找准历史方位,深化对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建构。三是坚持“体用贯通”。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要通过“明体达用”和“体用贯通”,从历史和文化的深层次去把握当代中国的文明角色和文化使命,实现体与用、理论与实践、认识论与方法论的辩证统一,从而以科学的发展思维和高度的文化自觉筑牢中华文化主体性。

  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民族”与“世界”的关系是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现实诉求,“民族”与“世界”的关系说到底是“中”与“西”的关系。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基本原则。从空间维度看,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是这个国家或民族的集体记忆,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只有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才能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和世界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和自主性。二是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一种文化,越是能够吸收其他文明的成果,就越能够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主体性。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开放的姿态、豁达的胸襟、包容的情怀,主动涵养世界范围内一切美好的文明形态,共同构筑全人类的精神文化家园。三是坚持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实践遵循。“和而不同”是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不衰的精髓所在,是涵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智慧,也是为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的中国方案。“美美与共”则要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以文明互鉴、开放合作、多元文化交流碰撞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发展,展现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在彰显文化生命力中展示中华文化主体性,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20SKDJ009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