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十个虎虎威威的壮汉,安静,沉稳,整齐有序地托举着巨龙,蓄势待发。
浩瀚无边的黑夜舞台,沉寂,专注,期待着一条巨龙横空出世。
当慷慨铿锵的音乐轰然奏响,铜梁巨龙惊鸿乍起,随着刚劲的节奏,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出。
灯牌开道,云烟簇拥。一声吆喝,巨龙活了!
眨眼之间,巨龙龙头高昂,血口大张,长髯飞扬,双目如炬。灯光照耀,更显精神抖擞,威风凛凛。
铁样的脊骨,如蚕的软腹,非鱼非蠾的灵尾翘然而立。龙珠引领,巨龙狂舞,跌宕翻滚,百米长龙大开大合,上下盘旋,时而壮阔如河,撼人心魄;时而静柔如溪,悠闲自得。
火雨飞溅,是滚烫的铁水从天而降;闪电破天,是极速的巨龙翻卷狂飙;热风大作,是扑面的江水奔腾涌荡……
百十名队员,赤裸上身,古铜色的皮肤闪动着巨大的力量。
百十名队员,参差错落,全身有力地搏击,大起大落,挥舞前进。
百十名队员化身为龙,在大地上腾跳,在时光里飞跃!
巨龙铺展为墙,众志成城;巨龙连为圆环,花好月圆;巨龙上下翻飞,蒸蒸日上。
长江激荡,黄河咆哮!前进,后退,转身,移挪,翱翔,巨龙如入无人之境;勇猛剽悍,酣畅淋漓,巨龙释放着全身激情。生命在呐喊,力量在奔突。
愈舞愈烈!人与龙合二为一;愈舞愈烈!天与地交融相连;愈舞愈烈!痛苦与欢乐,悲哀与幸福,失败与追求,奋斗与梦想……都在舞动里飞扬,升华。
“龙出洞”“拜四方”“如意梭”“三环套”“龙戏珠”“双起塔”“滚黄沙”“回宫”等十余个套路,层层相扣,一气呵成,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撼人心魄。
巨龙拼命腾舞,观众掌声如潮。
好一场酣畅淋漓、蓬勃向上的舞动。这是火的海洋,人的海洋,声的海洋!
这是一场火烈豪放、让人眼花缭乱又叹为观止的铜梁龙舞!
翻飞的巨龙,腾跃的巨龙,翱翔的巨龙,使你真切地体会到生命的活力与强盛,民族的昂扬与振兴,惊诧于龙的奇伟与磅礴。
这龙,让空气立即火热;这龙,使夜色瞬间燃烧;这龙,使世界顿时激情。
眼前是火热的场景,耳边是呼呼的声响。
每一次舞动都是力与美的展现,都是烈火与汗水的交汇,都是身体与灵魂的飞升,让人在战栗中享受到浓烈的艺术魅力。
这浑厚的力量,这磅礴的气势,这豪壮的抒情,这震天动地的跳动,让人豪情万丈,热血沸腾。
中华儿女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图腾,被视为最神圣、最完美的精神象征。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实际上是中国人自身精神追求的一种对象化体现。
闻名遐迩的铜梁龙,兴起于唐宋,盛行于明清,美誉于当今。这种民俗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火龙、正龙、肉龙三个阶段,既是舞蹈、体操和杂技,又是一种深刻的传统文化。
铜梁龙灯根深叶茂,有着庞大的族系,最耀眼的当属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
龙灯舞包括大蠕龙、火龙、板凳龙、小彩龙等多个品种,让人目不暇接,精彩纷呈;彩灯舞则有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猪啃南瓜、高台龙狮舞等多种形式,诙谐逗趣,活泼灵动。
铜梁耍龙灯习俗久远,明清时期以工艺制作的宏大奇巧、舞技表演的粗豪而闻名川东南,后来,民间艺术家们又不断改进技艺,更融会古朴凝重与现代意蕴,让其大放异彩。
“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铜梁县志》曾有这样的记载。
20世纪80年代后铜梁龙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华第一龙”。2006年,铜梁龙舞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晚,北京天安门广场上,铜梁龙豪情满怀地舞动5分钟,展现了东方巨龙的神韵与灵性。铜梁龙舞体现着中国人对龙的风采、龙的智慧和龙的意志的追求。
“大足朝佛,铜梁观灯。”铜梁是龙的故乡,龙文化源远流长,龙灯艺术蜚声中外,在铜梁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滋养出如此喜气洋洋、威风凛凛的蛟龙,让中华民族感受惊心动魄的搏击,怎能不让人震撼和感动!
龙年来了,巨龙龘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