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坚持以文育人为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文化支撑坚持用红岩精神铸魂育人培育时代新人要加强文化育人工作
第009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坚持以文育人为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坚持用红岩精神铸魂育人
培育时代新人要加强文化育人工作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01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坚持以文育人为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敬菊华 任伊菲

  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指出,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大力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体系重构、流程再造、能力重塑,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着力培养深受中华文明滋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这一主题,重庆日报约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撰写理论文章,现推出策划专题,以飨读者。

  ——编者

  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要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坚定文化自信,开放包容、守正创新,传承弘扬红岩精神,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聚人。全面落实这一部署,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握好兴文化与育新人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逻辑,结合重庆地域特色,深挖文化育人资源,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提供有力文化支撑。

  厚植文化根基,开发以文育人资源库。三千年的历史积淀为重庆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独特的文化资源。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以文育人,要用足、用活、用好这一文化富矿。要在挖掘巴渝文化资源上发力。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承载着重庆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要大力推动文物保护地方立法建设,加强对三峡文物、大足石窟寺、红岩革命遗址等的保护管理,用好历史文化物质载体。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和移民文化等具有鲜明巴渝特色的地域文化形态,蕴含着一代代重庆人的爱国为民之大义、坚韧自强之气节,要充分挖掘这些文化形态的历史内涵,不断提炼其思想精髓和政治智慧,以此构建重庆文化谱系。要在推动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上发力。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化表达方式紧密结合,利用文艺创作、先进技术创新形式和载体,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动”起来,从多个层面推动历史文化在创造中返本开新。在此基础上还需寻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契合点,结合时代特点与现实诉求不断融入新重庆建设的潮流,为其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与精神动力,在赓续发展中展现出蓬勃生机。

  弘扬人文精神,培育以文育人新风尚。人文精神是城市独特的文化标识。要塑造巴渝文明新风尚,就要用人文精神滋养城市、滋润市民,让“面子”和“里子”齐发光。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城市塑形,把文化育人理念融入社会公共空间。城市人文精神的传承弘扬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其外化于形,不断创新市域文明创建体系,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创建,擦亮重庆文明城市底色。要将其细化于行,落实到各项社会文化活动中,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布局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办好川渝春节联欢晚会、长江三峡国际红叶节等文旅节会,做到文化交流有平台、群众活动有场地,让文化育人落地生根。要坚持以人文精神为市民铸魂,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以开展宣讲教育、办好重庆“大思政课”等方式,从日常生活入手、从细节工作突破,使群众更自觉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同时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将大力宣传“感动重庆人物”先进典型、实施“诚信重庆建设”等多种措施相结合,引导人们崇德向善,把文明理念变成市民自觉行动,全方位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繁荣文化创造,打造以文育人新业态。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是提升重庆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支撑,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保障。要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将数字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搭建文化数据服务体系平台、构建文化产业算力仓库,带动产业内容、技术、模式全面升级。将文旅结合作为新产业,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世界山水都市、壮美长江三峡等旅游品牌,推动文旅商深层次融合发展,强化业态嵌合,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要打造特色文化产品。锚定主流价值坐标,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作为出发点,围绕山城特色、红色情怀、人文风情等,创作有深度有广度有温度的文化产品,丰富“重庆好礼”文创产品体系;将重庆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文艺作品,打造大型文献电视片《重庆谈判》、大型实景演出《重庆大轰炸》等优秀作品,既讲好中国故事,又展现重庆形象。

  扩大文化传播,拓展以文育人新阵地。一切文化都是在传播过程中得以生成和发展的。要展现重庆文化的独特魅力,需注重传播内容的独特性、传播途径的多样性,拓展大众了解重庆历史文脉、感受特色历史文化的渠道。要扎根重庆地域特色,打造城市品牌。加强“红色三岩”、统战文化街区等革命旧址利用,创建重庆市红色资源宣教平台、创新红岩革命故事展演等品牌,打造重庆红色旅游新地标;充分融合重庆城市独特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巴渝传统风貌区等,展示重庆历史文化名城标识;着眼国际文明对话,创新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叙事方式,组织陆海系列论坛,不断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要构筑多维传播体系,强化城市宣传。在传播载体上构建以主流媒体作为主阵地、地域媒体作为延伸阵地的全媒体宣传矩阵,通过打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传播平台,不断扩大传播面。在传播主体上凸显多元化、全民化特征,建立政府投放、媒体传播、网民宣传相互支持的三维模式,鼓励自媒体网红、群众做新重庆故事的讲述者、新重庆主旋律的传播者,形成强大宣传合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重庆邮电大学分中心,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18YBMK003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