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重点。重庆历史源远流长,孕育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要因地制宜找准突破口,在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过程中,更好地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深挖非遗经济价值赋能产业振兴。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随着各级各部门对非遗传承和保护越来越重视,不少非遗项目的经济价值逐渐被挖掘出来。如丰都庙会、铜梁龙舞、荣昌夏布、梁平木版年画等非遗,在迭代升级中找准了与消费者的连接点,实现了良好的市场效益。然而,当前部分非遗活化利用力度不够,产业化程度不够高,品牌建设不足,不被大众熟知,未能较好地带动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发展。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和用户思维,把握新消费特点,积极探索“非遗+”融合发展新路子,因地制宜推出“非遗+旅游”“非遗+文创”“非遗+教育”“非遗+电商”等新业态,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彼此赋能、相得益彰,让更多村民通过非遗增收致富。
凸显非遗教育价值赋能人才振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非遗是千百年来的艺术结晶,是人们口传心授的生活智慧,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和教育价值。让非遗“活”起来,离不开传承人对非遗的自觉传承和积极传播。然而,随着传统老艺人年龄不断增大,不少传统技艺传承面临着“青黄不接”的现实困境。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完善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让非遗传承“后继有人”。相关部门要为乡村开展非遗传承、传播活动提供场所、经费等必要的支持;非遗传承人则要发挥“传、带、授”作用,培养更多传承人,培育做强具有地方辨识度的非遗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回到乡村,建设乡村美好家园,为乡村人才振兴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释放非遗人文价值赋能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而且要“铸魂”。非遗作为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感染力强,百姓喜闻乐见,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充满了活力和创造力,能够帮助村民坚定发展信心,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要构建村落共同体实施、家族传承、乡村学校教育“三位一体”的乡村教育体系,夯实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群众基础;要丰富展现载体,如在祈福文化节、中元节、农民丰收节等,集中展示展演列入国家、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非遗项目,营造全社会参与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要创新传播载体,如通过地方庙会、文艺演出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非遗文化有机融入乡村生活、乡村生产、乡村习俗,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
发挥非遗绿色价值赋能生态振兴。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作为一个地方传统文化和历史变迁的“活化石”,蕴含着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价值取向是一脉相承的。比如,从白酒的酿造,到竹席的传统制作技艺,其“原料”都蕴含着源于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传承这些非遗工艺有利于让村民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要结合现代生产生活,对非遗项目的价值和内涵进行提炼,重点筛选出符合生态环保、绿色发展的技艺或理念进行推广,绘就乡村生态振兴的“绿”底色。
活用非遗社会价值赋能组织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组织兴,则乡村兴;组织强,则乡村强。非遗是长期积淀和传承下来的重要文化遗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加强乡村组织建设、推进基层治理中具有突出作用。要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创建非遗工坊、非遗传习所、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等平台组织,用活用好非遗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让大家实现就近就业、持续增收,筑牢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
(作者系丰都县仙女湖镇长岭村驻村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