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兴国之器。近年来,重庆主动塑造数字变革新优势,积极拥抱数字文明新时代,大力推动数字重庆建设,不断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加快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当然,与上海、广东等先进制造业发达地区相比,重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一定差距,面临着转型升级乏力、核心技术支撑不足、技术人才供给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在诊断评估重庆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力度。
聚焦“企业”,全面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水平。培育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标杆企业,打造一批综合性强、带动面广的示范场景,并通过在行业内示范推广,全面提升制造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一是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赋予“重庆制造”新内涵,可聚焦电子、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传统支柱产业领域,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柔性化、透明化。二是着力培育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引进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链主”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支持长安、京东方等龙头企业整合上下游企业入驻或建设特色产业园,支持“链主”企业搭建行业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领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梯队。每年筛选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中小企业,按照“四基”领域和33条重点产业链等产业领域建立梯度培育库,评估分析入库企业的发展现状,明确梯度培育重点方向,开展分级分类动态管理。
聚焦“链条”,加快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一要完善制造业数字化产业标准体系。加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针对制造业数字化改造的技术标准以及系统平台、设备接口标准不统一,互联互通难度大等现实问题,制定合理具体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规划,鼓励支持第三方机构持续完善数字化产业标准体系,加快国家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制造业数字化应用体系标准构建,积极协同推进技术标准、接口标准统一进程,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渠道更加通畅。二要打造各种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平台。支持产业链“链主”企业、重点企业建设行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一链一网一平台”生态,融通产业链大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融通协同能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升级。按照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一企一策”、中小型制造企业“一行一策”、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一园一策”、产业链供应链“一链一策”的转型路径,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明确转型目标及推进步骤,搭建各种数字化转型平台。三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安全管理体系。要加快出台针对数据安全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保障数字信息安全,为制造业优化升级提供基础制度保障;要实施工业互联网企业网络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安全,建立健全平台及应用上线前安全检测机制,强化应用过程中用户信息和数据安全保护,保障企业“上云上平台”安全。
聚焦“园区”,全面提升数字服务能级。一是打造制造业数字化示范园区。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园区平台建设与运营,以数字化赋能园区管理、服务能力提升和模式创新。制定推进园区数字化转型的发展路线图,明确数字化转型目标、技术架构、功能要素、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引导园区管理者理解转型内涵,转变管理思维和发展理念。二是通过“一园一策”推动产业园和产业集聚区加快数字化转型。鼓励重点产业园区聚焦主导产业推进“平台+园区”“标识+园区”融合发展,整体提升园区企业数字化水平,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面向产业园、产业集聚区制造企业,实施内外网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打通数据链、创新链、产业链,推动园区产业链企业整体数字化升级。三是打造集约联动的园区数字化平台体系。建设“园区大脑”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加快现有业务管理系统的整合优化、改造升级,拓展园区综合管理、政务服务、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等系统模块,丰富三维可视化、智能分析等功能;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进园区、进基地、进集群,加强园区管委会与城投公司、平台企业协同联动。
(作者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