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夜生活,叫作青年夜校。入夜后的江北区,都市生活的这一面是霓虹斑斓、车水马龙,另一面是墨香盈盈、茶馆夜话。
在观音桥青年夜校,“潮音乐、潮非遗、潮手工”等形式多样的免费课程,3个月内累计吸引超200人;另一处合作村夜校,开设了摄影、戏剧、书法等27门50元/小时的课程,同样在年轻人中火速“出圈”。
时尚是种轮回,变中蕴含着不变。过去上夜校,为的是学习文化、获得文凭;现在上夜校,转向了学习艺术、回归自我。时代在变,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价值这一目标没有变。
怎么读懂这一届年轻人的夜校?与其说它只是夜晚上课的去处,不如说它是年轻人的兴趣班。去夜校上课,不怀揣功利目的,不担忧考核压力。“走,去上课”,去学自己想学的、做自己喜欢的,让业余生活更有质感——这,才是今天年轻人上夜校的追求。
当然,我们要谈夜校,就不能只谈“夜校”,要谈优质文化资源共享,谈学习型社会建设。
夜校热,折射出公共文化资源需求的增长。这种需求,既是质与量的需求,又是贴合生活节奏、契合现代风尚的需求。从沿海到内陆,各地青年夜校彰显出与时俱进、经济实惠、类型多元等共同特征。从青年夜校出发,还可以有老年夜校、农人夜校等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重要的是,让公共文化资源更点多面广,更触手可及。
人们接受智育、美育的课堂更广阔,也意味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场景更丰富。从南川区的“七点半青春夜校”,到丰都县的“巾帼夜校”;从文化馆、社工服务中心等承办,到市民自发和企业主办……在重庆,越来越多夜校,正为市民创造学习的利好。让更多人“学起来”,也正是重庆发展文化产业与事业、创建人文之城的缩影之一。
读懂夜校,是为了办好夜校。必须看到,青年夜校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比如,教师资质良莠不齐、招生数量规模较小等等。青年夜校要越办越好,需要相关单位或企业做好规划,凝聚专业机构、“民间高手”等各方合力,甚至需要制度的保障、监管的督促等等。
“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合作村夜校校长说。插花、作画、吟诗……青年夜校的画面里,流淌着城市的文化气息。期待青年夜校越办越好,用艺术和知识的光照亮夜幕,更期待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持续增加,让文化成为城市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