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为进一步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国对外开放大局中的战略地位,重庆出台了《重庆市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五年行动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其中,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是《方案》提出的一系列目标的关键基础与核心要义。高效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国际供应链中的竞争力,要加快提升以下四项基础能力。
完善多式联运协同衔接体系,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承载力。重庆作为全国首个拥有港口型、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五型”国家物流枢纽的城市,应充分利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连接枢纽的地理优势,整合我市辖区内各式大型运输企业资源,统筹铁、公、水、空四种联运方式,构建水运、陆运、空运多式联运体系。一是建立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航运、航空货运高效衔接机制,支持开展组货业务及内外贸易货物混编运输业务,推动各式运输在货物类别、安全标准、货品代码、数据标准等方面的互通互认。二是完善货运中转机制,简化联运过程中的货物转运手续,以减少货物待运时长,提高货物运输效率。三是积极拓展新加坡、越南等与重庆交往密切的国家航线,推动中欧班列联运扩容增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规则创建,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保障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致力于保障货物运输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加快重庆—北部湾走廊、重庆—滇中走廊、重庆—成都—拉萨走廊等“七大交通走廊”建设,构建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完善多式联运中转场所及货运港口岸建设,增强集装箱快运分拨功能,深化研究国家物流枢纽空间布局,提高货物仓储和转运能力。大力发展绿色物流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充电桩、换电站,以及氢气、液化天然气加注站等配套建设,增强货物运输中途能源补给保障能力。在规则创新与改革方面,应加快出台落实《重庆市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行动计划》的相关细则,积极对接“马来西亚数字经济蓝图计划和2050国家转型计划”“泰国4.0战略”等RCEP成员国产业发展规划。优化多式联运规则,推广铁路运单物权化、拓展铁海联运“一单制”应用场景,加强船员等特殊劳工的权益保护立法等。
加快数字智慧系统一体化建设,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数字信息交互与风险监管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意味着要统筹发展与安全。一是应当通过数字化建设,赋能通道实现高水平发展,实现全链、全程智治。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建设,推动构建口岸物流、海关、海事、外汇、税务、市场监管等跨部门数字化协同监管体系,提高涉外行政服务效能,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助力海关、检疫、海事等多部门实现通关检查便捷化、安全监管全程化。二是推动构建与完善重庆通道网络和物流体系,建立海内外风险大数据监测平台、国际贸易服务平台、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跨境物流金融服务平台,加快推动区域数据及跨境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数据存储、处理和传输统一标准。三是培育数字经贸规则创新能力和监管能力,有效防止数据泄露和规避外来风险。
壮大国内国际市场共建主体,提高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力。一是高效配置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致力于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区,以物流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为载体,在优势产业上“强链”、关键产业上“增链”、弱势产业上“补链”。二是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尤其是东盟国家市场,重点关注首年关税即降为零、5年内关税减让显著的重庆优势出口产品,根据各国不同消费需求和使用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打造立足东盟、面向世界的要素集散中心。三是深度参与中国-东盟、澜湄合作、RCEP等多边合作机制,促进重庆与东盟国家企业双向投资,完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集成构造和要素互补,通过共建、自建海外产业园、海外仓等模式,完善海外仓储物流及售后服务体系,促进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和通道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联动发展。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区域国别学院),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820023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