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建设今年底重庆东站将现雏形全能型塔吊第一时间捕获施工目标地下“生命线”状况地上知无人机半小时扫描1.6平方公里
第007版:数字重庆新鲜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建设
今年底重庆东站将现雏形
全能型塔吊第一时间捕获施工目标
地下“生命线”状况地上知
无人机半小时扫描1.6平方公里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每三秒自动采集一次运维数据
地下“生命线”状况地上知

  10月25日,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内,技术人员正在对检测设备进行调试。

  场景坐标:全市首条工业化建造(装配式)综合管廊

  不久前,重庆市第一条工业化建造(装配式)综合管廊——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完工。这个项目试运行几个月以来,第一时间“诊断”并处理近百起运行问题,涉及网络设备离线、风阀故障、配电箱交流接触器故障等方面。

  “诊断”效率为何这样高?负责该项目的重庆龙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兰发建介绍,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运用物联网、大数据、数字孪生、3D建模、AI应用等技术,通过数据信息一体化、运行监控一体化、维护管理一体化,实现了设施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为管廊可视化管控、智慧集成、数字运维、绿色运营奠定了基础。

  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起于海洋公园南侧,止于尚文大道尾端,全长10.12公里,采用三舱设计,电力、燃气管道均为独立舱,通信、给水管线为综合舱,每个舱宽度2—4米不等,是名副其实的管线“收纳神器”。

  为保障“收纳神器”内各种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这条综合管廊共安装了普通网络摄像仪304台、防爆网络摄像仪120台,设备数据采集点位多达到13000个左右,每3秒就采集一次数据。

  “只要有人员进入管廊,系统就会报警,并在大屏幕上显现入侵画面,在运行日志里留下记录。管理人员可根据不同情形采取相应措施。如果环境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显示管廊内氧气浓度偏低,会自动联动风机注入新风。”兰发建说。

  目前,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正按照“1234”模式,加快推进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即:建立一张网(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统)、两个中心(监控中心与云数据中心)、三个平台(综合数据服务平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和协同管理平台)、四个典型智慧应用(综合管廊三维集成与管控系统、综合管廊智能运维系统、综合管廊经营管理系统和综合管廊应急抢险系统),通过不断完善“管线管家”功能,为“入住新家”的管线提供更高效的运维服务。

  与此同时,巴南区地下综合管廊运维人员还采用视频轮巡、机器人巡查等多种手段开展智能巡检,全力保障城市“地下生命线”安全。

  (记者 廖雪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