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乡金色田园好“丰”景 摄/梁国华 |
|
清水土家族乡场镇面貌焕然一新 |
|
龙洞村农耕园 |
清水土家族乡地处秦巴山脉与武陵山脉交界处,扼云阳县“南大门”,坐拥龙缸景区、歧山草场、清水湖等世界级旅游资源,是云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近年来,清水土家族乡坚持把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提升人居环境、推动产业融合、创新基层治理,不断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新路子,加快绘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提品质
“内外兼修”持续扮靓人居环境
眼下,秋意正浓,层林浸染,齐耀山迎来了一年中最绚丽的季节。与此同时,山下的清水土家族乡,也正在经历一场“由表及里”的美丽嬗变。
“街道宽阔干净,房屋、公园修得漂亮,空气又好,现在乡里住着一点也不比城里差。”谈及眼前的变化,在清水土家族乡云峰场镇生活了一辈子的谭爷爷赞不绝口。
近年来,清水土家族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适度拆、精致改、全面美”的原则,以“微整形、化淡妆”的方式对上百户农居进行土家特色风貌改造,同时打造了以歧山、建兴为代表的美丽乡村示范点6个,持续擦亮人居环境底色。
尤其是自2022年启动市级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以来,清水土家族乡在市、县两级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坚持风貌与功能并重,集中实施路面及立面更新、综合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民风民俗活动广场建设等6个“一深化三提升”建设项目,靓环境、补短板、除隐患,进一步按下了人居环境提升的“加速键”。
未来,该乡将重点围绕提升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打造示范样板,以点带面将和美乡村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内外兼修之下,清水土家族乡可谓步步是景、处处有画,人居品质正在由“外在美”向“内在美”、“一时美”向“持续美”转变。
兴产业
农旅融合蹚出“两山”转化路径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今年夏天,清水土家族乡接待了4万多名长住避暑游客,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当地人均年收入突破1.8万元。
可见,通过推动农旅融合,清水土家族乡正在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奋力蹚出一条“山水能生金”的振兴之路。
近年来,清水土家族乡按照“产业融合化、园区景区化、乡村旅游化”的发展思路,依托龙缸及周边成熟的旅游资源、优质的农业资源、美丽的乡村元素、独特的民族文化,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与度假旅游的互融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山上文旅康养强、山腰菌菇蔬菜旺、山下玉米瓜果香”梯度产业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而今,一场场农旅融合的探索试验,正在加速铺展开来——
变农产品为土特产,打造以羊肚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1.16万亩,中药材、菌蔬、腊肉产加销全链推开;变农业园区为景区,七里3A级油稻农业园景区加快推进,龙洞、火埠田园综合体建设稳步实施,融入土家民俗体验馆户外研学游、时令果蔬采摘、农事观光、休闲垂钓采摘等丰富旅游业态;变农房为客房,发展农家乐200多家……
此外,该乡还通过创新“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保底+效益”等联农带农、强村富民合作方式,努力让文旅融合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聚合力
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有事就找毛幺爸。”清水土家族乡庙塆村村民每每遇到困难,首先就想到找他们的支部书记毛海生,事情也很快能得到妥善解决。
“毛幺爸”正是清水土家族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清水土家族乡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积极探索出一套“3455”工作体系——
“3”即“村里的事党组织集体决议办、邻里的事与自治组织商量办、村民的事要公平公正公开办”3个原则;
“4”即建立“一天一走访、一周一公示、一月一复盘、一年一评比”4个制度;
第一个“5”即完善“流动党课、院坝例会、村民信箱、干部日记、上门服务”5项机制;
第二个“5”即以“红”色堡垒、“橙”色服务、“金”色康养、“绿”色田园、“蓝”色治理为5条实施路径。
随着该乡“3455”工作体系的实施推进,党建引领作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矛盾纠纷调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多个领域得到充分发挥,干群共创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加速形成。
例如,党员干部带头开展“三进四顺五干净”干群集中大扫除活动,乡村风貌明显改善;探索建立村民议事堂、乡贤讲理堂、“毛幺爸”工作室等平台载体,“五治融合”加速推进;依托“党支部+集体+农户”的产业模式壮大集体经济等。
党建引领下,清水土家族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王美蓉 图片除署名外由云阳县清水土家族乡人民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