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山”理念引领武隆绿色发展推动重庆文化“数字崛起”要打好组合拳用知识产权保护赋能重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三精”推动理论传播青年化视频化提质增效
第011版:思想周刊·知行
上一版 下一版 
以“两山”理念引领武隆绿色发展
推动重庆文化“数字崛起”要打好组合拳
用知识产权保护赋能重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以“三精”推动理论传播青年化视频化提质增效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9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思践悟

用知识产权保护赋能重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欢妮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提升体系化创新力和整体效能。目前,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各个生产领域产生的影响已经显现。在文化领域,重庆传统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的步伐不断加快。对此,要加强在知识产权运营环境、市场建设、服务体系方面的建设,助推重庆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营造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运营环境。让文化创造出经济效益,需要适宜的环境。为了促进数字技术和文化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庆在积极谋划提前布局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的同时,应重视营造尊重和保护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良好运营环境。一方面,面向公众宣传知识产权知识,扩大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覆盖面。重视知识产权法治宣传,有利于提高公众保护和合理运用知识产权的意识。重庆要广泛汇聚行政、司法、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面力量,通过创新宣传活动,如知识产权主题研学、文化创作体验、现场版权登记等形式,拓展知识产权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的真实体验。另一方面,引导著作权人进行版权登记。网络侵权是影响数字文化产业合法获益的最大阻碍。引导拥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或法人对作品进行版权登记,为可能发生的侵权纠纷提供权属证据,维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特别针对数字作品的版权登记,重庆在实施官方人工登记的基础上,还要拓宽数字认证形式,完善侵权维权保护措施。创作者可以选择数字指纹技术、数字水印技术、反盗载技术、可信时间戳技术、公证邮箱等保护技术对数字作品进行时间认证。

  推动数字文化产品知识产权市场建设。加强数字文化产品知识产权市场建设,打造一个开放有序、竞争公平且交易便捷的交易环境,才能使创作者和相关企业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化保护和变现。目前,重庆数字文化产品市场存在相关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运营模式不够成熟、市场的监管和保护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要加快完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要素管理。加强作品著作权、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评估、登记、质押、投资、托管、流转、变现等管理,搭建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依法进行股权、版权、商标、品牌等方面的交易,让拥有著作权的自然人、法人积极融入市场、适应市场,在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适宜位置。二要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主体。重庆要围绕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和重点产业领域,结合区域发展规划培育一批产业特色明显、创新能力突出的数字文化企业。具体来说,重庆可在数字出版、软件和数据库、网络视听、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领域,聚焦地方特色资源培育重点产业。三要提高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市场运营水平。重庆要在现有文化产业资源基础上,推动新兴行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鼓励文化企业探索知识产权运营的规范模式。近年来,已建成两江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网易文创数字经济产业园、海王星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对此,要利用好园区产业聚集的优势,促进知识产权要素资源集中开发、跨界运营。

  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目前,重庆在文化生产领域知识产权与经济发展融合还不够紧密,无形的“知识资本”转移转化效益还不够充分。合理开发和保护创意,并积极促进创意与商业的结合,需要完善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服务。一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目前,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顶层设计已经形成体系,已建成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为中心,新一代专利检索分析系统、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和专利数据服务系统为主要载体的信息公共服务产品组合。同时,各省区市积极规划建设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机构,为创新主体提供服务。根据实际需要,重庆可进一步创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模式,根据文化企业的创新发展目标,主动收集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保护诉求,量身定制包括申请服务、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咨询服务等事项的知识产权服务方案,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等方面,提供更精准更专业的指导。另一方面,面向企业优化知识产权价值运营服务。以积极推动企业知识产权转化为目标,促进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重庆推进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创新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获取创新价值。肩负创新使命的数字文化企业,需要具备知识产权价值运营的理念,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体制机制,通畅知识产权流转渠道,提高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效率,实现知识产权从思想层面向产业化、商品化和资产化的价值转变。具体而言,数字文化企业要健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制度,激励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加强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建设,积极对接服务资源;借力国家知识产权金融政策,实现“知产”转资产。

  (作者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本文为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yjg213068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