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生命力以水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唤醒重庆人的城市记忆承续传统文化之根
第007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传统文化“古为今用”焕发生命力
以水的角度思考中国历史
唤醒重庆人的城市记忆
承续传统文化之根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8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版书架

承续传统文化之根
——读《记忆流传——重庆非遗撷英》有感
王明凯

  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留给人类的财富,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且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

  到目前为止,重庆已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项目53项、市级代表性项目707项、区县级代表性项目4687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9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951名、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5505名。谭竹新作《记忆流传——重庆非遗撷英》用报告文学的独特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出其中2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与此相对应的20余位代表性传承人的传奇故事和艺术人生,是我市首部系统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告文学读本,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文本价值。

  康宁刺绣是《记忆流传》的开篇之作,作品生动细致地记录和讲述了刺绣大师康宁艰难曲折的成长历程。康宁的童年是不幸的,两岁时摔断耳骨而丧失听力,长大后因为耳疾又失去了当文艺兵的机会。但康宁并不气馁,她师从蜀绣艺人王清云,进刺绣厂当工人学刺绣,并在国画大师苏葆桢的指导下学习绘画。后来,刺绣厂不景气,职工全部下岗,但康宁没向命运低头,在丈夫的鼓励帮助下继续在家钻研刺绣事业。随着美术功底日渐加深,她逐渐走上了设计+绘稿+刺绣一人完成的创新之路。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康宁在继承前辈蜀绣技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博采众长,自创出“双扣针”的独特技法,能在一张底料上绣出正反两面的异形异色绣品,被誉为“巴渝刺绣第一针”。如今,康宁创办了“重庆渝康宁蜀绣艺术研究院”,收了不少学生,她决心让“渝康宁”蜀绣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永续具有巴渝特色的传统文化之根。

  源远流长的铜梁龙作为中国龙、民族龙的优秀代表,不仅是铜梁的文化符号,也是整个重庆乃至中国龙文化的符号。《记忆流传》浓墨重彩地推出了我市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铜梁龙舞。现在的铜梁龙舞除了本体的创新传承之外,已经走上了全新的“龙文化”建设之路。近年来,铜梁人在龙文化建设上迈出了两大步,一是龙与文化的融合,使铜梁龙成为中国文化的国家品牌,二是龙与体育的融合,使铜梁龙成为中国体育的国家品牌。

  在本书中,作者满含深情,大篇幅地推出了闻名遐迩的走马镇民间故事及其代表性传承人。走马镇民间故事,是流传于走马镇的一种地方性民间口头文学,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授予代表性传承人魏显德“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2006年,国务院公布走马镇民间故事进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走马镇尚有200余人的讲述群体。作者重点采访了陈富其、刘伦、朱伟3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和区级代表性传承人钟守维,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他们传承民间艺术的精彩故事。陈富其能讲数百则民间故事,题材广泛、民间性强,特别原汁原味;刘伦是外地人,冲着民间故事来到走马,创建了刘伦故事馆,把院坝故事搬上舞台,大胆创新,独树一帜,成了“故事专业户”;朱伟是走马小学语文老师,把民间故事引进校园,让故事成为特色课,连续举办21届“小小故事传承人”大赛;钟守维既是非遗传承人,又是文化站站长,不仅收集整理民间故事成绩斐然,还开展了一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他善于扶持新人,是陈富其和刘伦的伯乐,为走马故事的传承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除此之外,《记忆流传》对刘氏刺熨疗法、涪陵榨菜、荣昌折扇、安富陶器、荣昌夏布、金桥吹打、梁平竹帘、重庆漆器、巫溪嫁花、四川清音、车灯艺术、大足石雕、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永川豆豉、川江号子、秀山花灯等1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传承谱系、艺术特色、生存现状、保护规划,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进行了一一陈述,可谓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该书旨在用文学的方式,在更广的范围内和更深的层次上唤起人们的非遗意识,增强文化自信,告诉我们重庆非遗有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这是一种文学意义上传播传承的有益尝试。当然,相较于我市数以千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记忆流传》呈现的还只是少数,希望读到更多讲述非遗项目和非遗故事的文学读本。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