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桥老街,风雨过后愿你再无恙朝游白帝城落地生根麻辣鲜嫩邮亭鲫鱼小溪
第007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五桥老街,风雨过后愿你再无恙
朝游白帝城
落地生根
麻辣鲜嫩邮亭鲫鱼
小溪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7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朝游白帝城

于祎旸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国人对诗词的热爱源自传承千年的文脉。千年的如痴如醉,千年的诗酒为伴,早已将文脉融进血脉,从而赋予一些城市独特的气质。全国因诗词、诗人而闻名的城市不少,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有“中华诗城”之称的重庆市奉节县。

  从重庆北站出发,乘坐高铁仅需100分钟即到奉节站,诗城的韵味在高铁站内可见一斑,旅客上下站必经通道外,立有一面诗墙,刻下四首“天下第一”的诗作。“天下第一快诗”乃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天下第一律诗”是杜甫的《登高》,“天下第一情诗”为刘禹锡的《竹枝词》,“天下第一景诗”则是刘长卿的《寻张逸人山居》,这四首诗均和奉节有关。鲜为人知的是,自古以来有一万多首诗词诞生于奉节。

  要知奉节诗情之所在,不可不到白帝城。这里留下诸多传说,引得李杜等无数文人墨客竞争风流,挥洒传世的笔墨。

  漫步在风雨廊桥,直通忠义广场,一尊诸葛亮石像静立在广场中央,执羽扇、着纶巾,眉宇间怅然深邃,仍在忧心蜀汉前程。石像后立着《出师表》,字里行间无不陈诉着武侯的耿耿忠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后世之人感动不已,唐太宗李世民为之动容,为旌表其忠君爱国、奉公守节,遂将“人复县”更名为“奉节县”。

  忠义广场右侧有365级上行石阶直抵山门,前行数十步便来到白帝城的标志性建筑,“白帝庙”三字赫然映入眼帘。身入此门中,往事越千年。正殿立有一群塑像,正是刘备永安托孤的场景,将游客思绪带回了那年那月那日。另有明良殿、武侯祠、观星亭等明清时期建筑,东、西碑林藏有70多块历代留下的名碑,其中隋代碑刻已有1300年历史。

  出白帝庙下行数十步,朱红色的“夔门”二字刻于碑上,这里便是欣赏夔门的最佳点位,不少游客掏出10元钱,将背面夔门的图案放在镜头前,完成打卡拍照。七曜山山脉一路延绵,却在白帝城外被长江拦腰截断,形成隔江对峙的赤甲山、白盐山,两壁如削,其形如门,从汉代起便称之为夔门,历有“夔门天下雄”之说,以其雄伟壮丽冠绝当世。赤甲山层峦叠嶂,山势延绵不绝,造就了三峡之巅的高耸入云,远远望去状若桃尖,故又称“桃子山”。赤甲山下瞿塘关独立江口,与白帝城隔河相望。关内一座赤甲楼倚山而建,楼前古炮台直击江心,而今已成猕猴的乐园,猴群在城墙上来回踱步、上蹿下跳。

  既来白帝城,自然要体验泛舟瞿塘峡,领略“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的真意。江风拂过耳畔,船头划破浪尖,大有乘风破浪之感。白盐山近乎垂直的山体,如同千仞之高的定江神柱,前人留下的摩崖石刻清晰可辨,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冯玉祥的“踏出夔巫,打走倭寇”,提醒着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勿忘国耻、尽忠报国。侧看赤甲山,有栈道沿着赤甲楼向远处延伸,然而不到一公里便戛然而止,前方绝壁峭立再无立脚之处。实际上,江水之下存有一条古老栈道,全凭人力沿着山壁开凿而成,因三峡工程淹没水下。

  8公里瞿塘峡果真险峻无匹,一路除却三峡游轮满载的游客纵情欢呼外,唯有滔滔江水在岁月里浅吟低唱,除此再无人声、不见人迹。无限风光在险峰,那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仍留有岁月的余痕,山中有风蚀而成的天然洞穴,山底有环形排列的紧密岩层,揭示着大自然的粗犷,呈现最纯粹的原始之美。

  欲知一座城的前世今生,最好的方式便是走进博物馆,白帝城往西约三公里,是追忆夔州的好去处。夔州博物馆屹立于此,战国青铜鼎、夔龙青玉饰件等馆藏文物见证岁月变迁。纵览奉节历史,能成为诗城绝非偶然,自有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支撑。

  相传尧舜时期,此地有一古国名为“夔国”,日后的“夔州”之名便是由此而来。西周时期,有鱼复国将国都设在此地,然而进入春秋战国后,诸侯攻伐、大兴刀兵,鱼复国先后成为庸国、巴国、楚国、秦国的属地,公元前314年秦国设置巴郡鱼复县,成为奉节县2300年建城史的开端。

  道不尽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唐代改“信州”为“夔州”,“人复”为“奉节”。李白在此遇赦,一首《早发白帝城》助推白帝城声名鹊起;杜甫在此结草堂而居,成诗四百余首,惹后世文人到夔州争相凭吊。400年后的陆游任夔州通判,苦寻杜甫走过的路、住过的屋。刘禹锡被贬官出任夔州刺史,将三峡地区的民间歌曲《竹枝》脱胎换骨、推陈出新,惹得诸多诗人争相效仿,后来成为经典乐府词牌,在宋朝大放异彩。用今人的眼光来看,奉节要风景有夔门,要人文有白帝城,还有诗仙、诗圣、诗豪为诗为文,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皆备,故而造就了“诗城”之盛名。

  作为夔州古城标志性建筑的依斗门,如今以异地重建的形式得以重现。也许在1250多年前,那位清瘦的老者也曾登临城门,长叹“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而今“每依北斗”已化为依斗门,静静陪着耀奎塔,立在长江边,默默凝望着对岸,也和杜甫一样思念着老家。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