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愈发感到,人与一本书是要有缘分的,比如《论语》。
我和大多数国人一样,少时读书,多少知道一点,但没有深究;读大学时,班主任研究《论语》,还出过一本注释,虽获赠一册,潦草翻了几页,也就罢了。再次感兴趣却是这两年,发现同为年龄四十上下的几位朋友,不仅精读《论语》,还写了多篇文章,公众号发表之外,还意图做课程、出版成书,这番耐心和雄心让我好奇,《论语》为何如此好读?
有了好奇,我也开始读起来,略翻了李零的《丧家狗——我读“论语”》、和辻哲郎的《孔子》、涩泽荣一的《论语与算盘》、钱穆的《孔子与论语》等书,学术偏重,有点难啃。为了增加兴趣,又看了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和李硕所著《孔子大历史》,有了故事和影像,再读《论语》,孔子和学生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眼前,有趣多了,记忆和认识也深了不少。
当然,这个趣味里还得加上这一本,“百本好书送你读”推荐书目中王蒙先生的《精进:极简论语》。
实际上,这本书的好读,首先得夸夸出版方新颖的编排方式。在“精进”这个时下流行的概念之下,本书共分九大章,以“读《论语》,我们读什么”开篇,从人生规划、识人待人、学习之道、工作管理、社交表达、家庭关系六大方面切入,收于“人生十戒”,以“读《论语》,我们学到了什么”结尾,以如此脉络串联起240条《论语》精华文字,可以说每一页每一条都是干货。每条文章具体呈现为,先是王蒙先生对某条语录的解读和发散,再是某条语录及其注释。而一般的《论语》解读著作,则先是某条语录,然后是注释,然后是发散的小随笔。看起来虽是一个结构上的小微调,实则从当代人的阅读趣味来说,清新可人了不少。
在王蒙先生看来,《论语》的核心是“中庸”,他说“中庸是整体主义、互动主义、适宜与分寸主义”,是“坚持原则,明辨是非,绝不随波逐流”,具体解读可详见“怎样表达悲伤”“喜礼丧礼,都要恰当”“行为举止莫放肆”等篇目;有对传统观点新的阐发,具体可详见“孝心不能走过场”“学习体现人格”“要有当仁不让的气概”“礼的三重境界”;有发人深省、特别回应当下现实议题的,具体可详见“教育的四个阶梯”“为了进取,为了创新而学习”“兴趣也可以成为归宿”;还有对个人当下很有启发的,如“先想九个问题”“用餐的文明”“不要做伪人才”等篇目。
你会感到,尽管《论语》已经成书两千多年,如今读下来,是如此的切合现实,如此的观照到了我们人生需要面对的方方面面。而每个面向都有大巧若拙的解决方案,如果把《论语》作为方法,知行合一,定会少却许多的浮躁、焦虑,可在“中庸”的精神中焕发不一样的生命境界。
为了多角度了解这本书,我还听了三年前樊登和王蒙先生关于《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的对话。从对话里,我再次确认了本文开篇所述朋友们为什么都喜欢《论语》的原因。在王蒙先生看来,《论语》离生活近、接地气,离我们的亲朋好友、同乡同事都近。也如樊登所说,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当下,大家亲近《论语》,就是对文化的认同感,就是民族自信心的根源。
顺便说说,《精进:极简论语》是王蒙先生《写给年轻人的中国智慧》一套四册之一。大家如有兴趣,还可以看另外三册:《原则:极简孟子》《个性:极简庄子》《得到:极简老子》,或许还能找到另外的处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