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随着数字技术全面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也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理念和方式。对此,数字赋能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大势所趋。
树立数字思政、精准思政、协同思政的一体化推进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数字赋能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一要把“数字思政”理念深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主体。学校要营造数字化育人环境,积极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创造数字化条件;教师要增强数字化思维,主动实现由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要养成数字化学习方式,学会运用数字技术进行自主学习。二要把“精准思政”理念深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环节。要精准识别对象,基于大数据分析全面掌握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情,增强针对性;要精准供需对接,基于数据需求进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增强实效性;要精准特色创新,基于数据差异避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形式“千校一面”的同质化现象,增强多样性。三要把“协同思政”理念深入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要用好大数据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体系;要用活大数据构建大中小学德智体美劳“大思政”育人体系;要用准大数据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
构建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要数字赋能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方联动的既分层递进又同向发力的“一体化”格局。要横向打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壁垒”。即打破主体壁垒,加强大中小学多主体互动,持续开展数字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打破区域壁垒,加强跨区域交流合作,持续打造泛区域内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打破平台壁垒,加强校内外平台建设,持续融通校内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要纵向贯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鸿沟”。大中小学要基于教育目标建设可支撑的数字基础设施。一方面,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的配置,致力于提供可访问性和连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设备;另一方面,要优化信息化教育的内涵,致力于提供无处不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强大的学习工具、高质量的数字学习内容等。要有力协调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要素”。即不断扩大教育主体要素,实现“全员”育人;不断丰富教育内容要素,实现“全方位”育人;不断拓展教育空间要素,实现“全过程”育人。
实施数字平台、数字资源、数字能力的一体化推进举措。数字化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需要有完善的数字平台、丰富的数字资源、较强的数字能力。要以数字技术搭建共享大平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形态数字化转型,完善服务架构,形成全媒全网传播矩阵,充分实现大中小学“人人、处处、时时”可用可学。要持续丰富更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数据库。一方面,结合实际积极研发成本适宜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增加图文、音视频、VR/AR等多种形式内容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学习态度、思想状况、情感情绪、心理状态等学情数据。要不断提升大中小学教师数字化能力,建设大中小学思政教师网上资源库、开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全覆盖开展教师数字化素养培训,使其具有强烈的数字化意识、必备的数字化知识和熟练的数字化教育工具应用能力,满足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作者单位: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本文为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