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乡村基层治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为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水平,万灵镇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智慧赋能,不断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凝聚“三方”力量,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合力。乡村治理离不开党组织强有力的领导,只有筑强红色堡垒,才能让乡村治理的根基更加牢固。一是建好党建阵地力量。通过标准化、美观化、信息化、特色化“四化”建设提档升级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强化村(社区)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办公场所采用“大厅式”“零距离”,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二是建强组织末梢力量。村(社区)下属党支部、党小组阵地建设进小组、进院落,下沉党支部、党小组到群众集聚区,选派党建指导员,将党建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三是团结凝聚社会力量。联合司法、“五老”群体等力量,创新开展“驻社联合办公”,利用每周固定两个半天时间到所驻村(社区)小院访民情、解民忧,收集群众问题,解决问题,将问题了解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创新“三治”融合,统筹推进激发乡村治理有活力。“三治”融合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万灵镇把农村小院作为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努力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发挥群众自治作用。以村民聚集区为单位建设“自治小院”,通过小院申报、党建指导、德法教育、积分评比、统筹管理“五步工作法”,强化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通过“参与+奖励”的制度,对村内各院的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等方面进行评比。同时,不断挖掘院落精神,培育院落文化,打造特色小院,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二是发挥法治保障作用。组建法治宣传队伍,常态化到小院开展普法活动和提供法律援助。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和“五纵三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三是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充分发挥喻茂坚廉政文化、家风文化的引导、教育、熏陶作用,在社区学校开办“尚书学堂”,整合“尚书播报”“小院讲堂”“农家书屋”“红书吧”“有声图书馆”等载体,开展学习和培训活动,打造终身学习品牌。
搭建“三个”平台,智慧赋能乡村治理添动力。数字化是提高乡村治理效能的有效手段。万灵镇不断尝试以数字化方式助力乡村治理。一是推进平安家园建设。安装“平安卫士”监控摄像头,对违法犯罪形成有效震慑,盗窃等违法犯罪行为大幅度减少。持续推广“平安家园”“6995”平台,成立村民互帮小组、特殊救助组,解决紧急送医、隐患处置、老人小孩临时照料、矛盾纠纷处置等问题。二是开发“智治乡村”微信平台。依托微信平台,开发“智治乡村”小程序,既为落实治理构架中各项措施提供了数字化载体,也为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参与家乡建设提供了途径。小程序开设“九长治村”“农旅电商”两大板块,利用数字化手段构建村民积分管理、院落统筹管理、村民创业就业平台。通过小程序,管理者可以查看各个院落积分情况,村民可以查看各自积分情况、积分兑换物品、售卖产品,游客可以了解小院旅游信息、购买旅游商品。三是拓展乡村电视服务功能。加强与电信、广电等运营公司合作,制定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工作方案,通过电视终端实现党员教育、学习培训、小院展示、阳光政务、信息动态、办事预约、紧急呼叫、健康监测、小院积分等功能,并为不同小院提供个性化定制栏目。
(作者系荣昌区万灵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