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市委“一号工程”走深走实把红岩精神融入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在促进重庆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打造人文之城要推动重庆全民阅读建设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以高质量履职助推市委“一号工程”走深走实
把红岩精神融入重庆城市文化形象建设
在促进重庆城乡融合发展上迈出新步伐
打造人文之城要推动重庆全民阅读建设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02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笔谈

打造人文之城要推动重庆全民阅读建设

王燕 彭泽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2023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构建“书香重庆”全民阅读服务体系。阅读是教育之基,其价值和意义亘古不变。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形态,全民阅读对市民素质与城市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需要创新优化全民阅读发展路径,塑造更高品质的精神生活空间,厚植人文优势,让阅读赋能新重庆建设,助力新重庆成为“颜值”与“气质”俱佳的人文之城。

  深化供给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文化要素配置,推动全民阅读资源“量质”齐升,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阅读需要。一是着力打破条块分割、区域封闭和城乡分离的传统格局,全力推动多样化文化服务及创意产品的规模产业化发展。二是处理好新时期文化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通过政府政策托底,大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守住民生底线。加强引导与鼓励社会资本或力量参与,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平台建设与发展,开启全民阅读示范平台试点建设,不断改善全民阅读面貌。三是走出“硬件够硬,软件过软”的困境。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全民阅读的内涵式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政策支持体系,尤其要结合新重庆的发展实际,配套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以及执行落实方案。四是构建文化消费的长效促进机制。深入研究文化消费宏观数据与微观样本,动态分析与把握文化消费的结构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完善更加科学合理的文化消费政策,全面改善和优化消费环境,持续释放文化消费需求。

  聚焦高质量发展,整合优势资源。把握好新时代全民阅读的新形态新趋势新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构建全民阅读大格局。一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全民阅读优化升级。重点要对各类形态的全民阅读载体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资源、信息共享。二是对阅读资源、群体等进行分类分级。按年龄层次来看,可将阅读资源分为幼年、青少年、中老年;按品质类别来看,可将阅读资源分为经典阅读、常规阅读,并分别建立不同类别的阅读资源库,方便广大市民进行更为深入的阅读。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围绕全民阅读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促进全民阅读产业创意化提升,积极培育全民阅读新兴接续产业,构建优势突出、多元协同的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推动全民阅读发展体系转型,实现阅读文化的跨越发展。四是进一步唱响“书香重庆”全民阅读品牌,扩大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全民阅读专项行动、打造全民阅读精品工程等专项行动计划;举办好传统读书、朗诵等文化节目,促进传统阅读与新型阅读的有机交融。

  实施差异化举措,强化特色定位。按照“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布局,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深入调研阅读资源、市场规模、设施建设等基础条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统筹考虑各自的不足,精准把握全民阅读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研究制定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规划,充分挖掘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一方面,“一区”要充分发挥资本、人才、市场等集聚优势,重点以文化IP打造为关键抓手,全方位构建全民阅读创新发展产业体系。要突出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注重在全民阅读创意、品牌上下功夫,积极探索全民阅读新模式、新业态。实施系列引导文化创意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政策,建设一批全民阅读研发工作室,推动高素质高水平文化创意人才、领军人才的培育成长。另一方面,“两群”则依托扩散而来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两群”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有着资源多、生态好、成本低等先天优势,要主动承接“一区”文化产业外溢,做大“一区”文化产业的卫星带,做专做精做深做优下游企业,打造行业“小巨人”。

  加强全方位服务,提升阅读环境。依托信息化、互动化的方式,突出服务升级与创新,做优全民阅读平台。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全民阅读资源均衡化,更加注重为全民阅读提供投融资服务、产业化服务、众创服务等创新平台与推广应用,全面提高承载、服务和保障能力。二是创新全民阅读服务载体建设。深挖公共图书馆、24小时书房等的服务功能,延伸全民阅读载体的思想触角,充分发挥其辐射力、影响力。要把多功能集合的全民阅读平台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打造集主题讲座、文化沙龙、文化论坛、互动交流、读书演讲等于一体的文化综合体。三是引入现代信息技术,配套开发App、公众号等,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平台功能,加快制订“菜单式”阅读目录清单,开展送书上门服务,让市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阅读到需要的书籍。四是构建全民阅读发展共同体,全力打造共享“服务圈”。学习借鉴好经验好做法,与其他省市共建共享全民阅读云平台,充分保障阅读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本文为重庆市社科规划中特理论项目:2022ZTYB14成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