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集《科恰里特山下》是新晋鲁迅文学奖得主董夏青青的力作。书中收入了包括《科恰里特山下》《高原风物记》《苹果》等11部短篇小说。它们是11幅令人泪目的边塞画卷,包含数十个关于边疆军民的感人故事。这11幅壮美的画卷,展现了祖国西部的边地之美,描绘了戍边军人与边疆民众的人生传奇。这些故事“藕断丝连”:内容相对独立,却有主线贯穿其中——对祖国的挚爱、对子弟兵的致敬、对边疆民众的深厚情感。
好作品能让读者看见曾经未能看见的。这本短篇小说集就是如此。读者通过它,可以看见苍凉西域的壮美,看见人的荣耀与尊严、渺小与脆弱,看见岁月静好背后的负重前行。这些会让读者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对人生与命运有新的感悟。尤其是其中负重前行的故事,感动读者——珍惜岁月静好;启悟读者——寻觅岁月静好的真谛;激励读者——为岁月静好添砖加瓦。
要让读者看见,作者应该自己先看见。为了创作这本短篇小说集,作者董夏青青深入和田、伊犁、喀什、阿克苏等地,与边防连队的官兵同吃同住,看见了最真实的边疆生活,真正触摸到了边疆军民的脉搏。因此,跟随她的笔触,读者能看到真实感人的人物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同时,作者又采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营造出一种强烈的在场感。读者也就有了强烈的代入感,仿佛那些人物就是自己身边的人物,那些故事就是自己亲身的经历。
书中的许多人物接受了种种考验,战胜了种种磨难。他们之中有的人,是令人羡慕的军校生,却主动选择为国守边;他们之中有的人,因为艰苦环境身体受到了损害,甚至因此而残疾,却从不后悔;他们之中有的人,放弃了优渥的生活,情愿在荒无人烟之地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亲朋好友之中有很多人,不理解他们,甚至父母与之反目,妻子与之离婚。但是,他们都坚持了下来。他们的人生,也因为这种坚持,而逐渐地朝好的方向发展。例如,书中出身军人世家的副团长在戍边生活的磨炼中,性格与思想都不断地成熟。
作者书写这些英雄时,没有将他们标签化、概念化。他们有血有肉,有面目、有情感。他们既是坚强、勇敢的戍边军人,也是会犹豫、会软弱、会困惑的普通人。他们在荒凉的环境中,对孤独、艰辛与死亡有过恐惧,在职责与家庭之间、信念与金钱之间也有过徘徊。但是,在犹豫中,他们逐渐变得目标清晰;在抗争中,他们逐渐变得目标坚定。他们做了大部分人不愿意做的或者做不了的,并为此奉献了青春乃至生命。例如,书中的李参驻守在大山上17年,辗转三个连队,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有来自环境的,有来自家庭的。同时,作者的叙述与抒情都非常克制,将对英雄的敬爱深深隐藏,以一种接近原生态的质感,呈现出戍边官兵及当地民众苦乐参半的生活状态,描摹出一幅幅关于他们的既平凡又伟大的精神肖像。这种零度叙事的风格,客观、冷静、从容,与书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形成巨大的张力,迸发出强烈的感染力,有着撼人心魄的艺术力量。
在书中,读者除了可以看见边地英雄的负重前行,还可以看见荒凉边地蕴藏的大美。《在晚云上》里的阿克鲁秀达坂西侧的03号雪峰美得令人陶醉:“铅矿一样沉静,在雾霭凝结的白光中漂流。鹰在落日里乘着上升的气旋,带着它自身的凯旋之美。”类似的精彩的风景描写书中还有不少。而作者对边地生活细节的描写,也让读者直呼过瘾,仿佛亲眼所见,亲身所感:“对面屋子打牌、起哄的吵闹声传来,油、蛋、羊腿肉、烂白菜的香味在他的胃里暖烘烘地发酵。饱是饱了,他还想再掰半个馕泡奶茶解馋”(《在晚云上》)。
此外,作者还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文学化地域形象——科恰里特山下。它安放了小说中的几乎所有的人物、背景与故事。它有想象的因子、虚构的成分,但更带有强烈的艺术真实,宛如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笔下的“马贡多小镇”、美国作家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县”,以及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毕飞宇笔下的“王家庄”、苏童笔下的“枫杨树乡”与“香椿树街”。“科恰里特山下”这个文学化地域形象,是作者文学雄心与文学格局的生动展现。
作者走过了高山、长河、大漠、险路,以一个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腻与柔情,用节制的、充满个人特质的语言,为我们建造了一个闪烁着边地军民荣光的艺术天地——“科恰里特山下”。徜徉其中,我们将看见更多,懂得更多,最终将更加珍惜这静好的岁月,尽力来守护这静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