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讳言,“互联网+”时代正在改变固有的文化生态,也在拓展、营造甚至创造着与现实“平行”的文化时空。11月,市文化旅游委与重庆日报联合出品的重庆日报云剧场,给人们及时送上了精神或心灵上的陪护。
重庆日报云剧场自11月19日开播至30日,先是每天一部,27日起每天两部,通过重庆日报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以直播方式推出了一组来自重庆各大文艺院团的川剧、话剧、京剧、舞剧、音乐会精品,大多剧目都是本土“爆款”产品,曾亮相国内外舞台并获各种大奖,目前已播的有:川剧《李亚仙》《江姐》《中国公主杜兰朵》,话剧《河街茶馆》《雾重庆》《幸存者》《红岩魂》,歌剧《尘埃落定》《一江清水向东流》,京剧《双枪惠娘》,以及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和芭蕾舞专场演出等。
可以说,这一桌营养颜值双高的正能量“好菜”,确实代表着重庆本土文化特色,更代表着本土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和最新成就。文化大餐“云集”,既给市民带来了精神和情绪上的治愈与抚慰,也从另一个角度让市民感受了重庆独特的城市精神与文化情怀。
第一天亮相云端的川剧《李亚仙》,是重庆市川剧院继《金子》之后又一精品力作,脱胎于明代传奇故事《绣襦记》,生动塑造了一个既至真、至纯、至性又不失自尊、自爱、自省的古代女性。主演沈铁梅,三次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是业界公认的“川剧声腔第一人”。
重庆地方特色是这批剧目最大的特色。以话剧《河街茶馆》《雾重庆》为例,前者是当代原创,后者是经典重排。《雾重庆》系作家宋之的1940年写于重庆并在国泰大戏院首演的话剧代表作,被认为是抗战爆发后第一部揭露“国统区”罪恶社会的现实主义优秀剧作,重庆市话剧院排演的已是该剧诞生80多年来的第五个版本。话剧《河街茶馆》同样描写抗战时期的重庆,以重庆大轰炸为背景,以巴渝文化为底蕴,河街茶馆为中心,穿插民风民俗,融入本土方言、民歌、川江号子等元素,聚焦“唱曲、喊号子、打火罐、抬滑竿”的底层百姓,表现普通民众的爱国情怀、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
重庆地方特色的另一个体现是,突出了重庆本土红色文化经典《红岩》的关联。京剧《双枪惠娘》就是根据《红岩》中“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改编创作。川剧《江姐》更是直接取材于小说《红岩》,借鉴同名歌剧剧本,但又突破了以唱为主的歌剧形式,强化了戏曲程式和川剧艺术声腔特色。话剧《红岩魂》也改编自小说《红岩》,主要讲述重庆解放前夕,渣滓洞监狱的“政治犯们”准备越狱自救的故事,深刻揭示“信仰”与“忠诚”的主题。话剧《幸存者》同样歌颂红岩英烈,但视角完全不同,讲述的是女主角何芬几十年来不断追寻恋人穆之光在重庆“11·27”大屠杀中死去真相的故事。
如果说以上剧目偏重于历史,由重庆市歌剧院/重庆交响乐团创排的《一江清水向东流》则将视角转向了当下,是全国首部以长江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现实题材民族歌剧。该剧以生态保护中的长江治污为核心事件,通过两个家庭四个人物的叙事视角,展现了生态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命运沉浮和发展转变,寄托了“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美好愿景。剧中有不少重庆方言和音乐元素如土家族山歌啰儿调等,也令人格外亲切。
与本土特色和传统文化不同的是,重庆芭蕾舞团的芭蕾舞专场演出《幻妆芭蕾》显得十分洋气。演员们将西方芭蕾艺术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相融合,用足尖芭蕾勾勒重庆山水的独特轮廓,让观众既可欣赏到芭蕾舞的唯美,又能体会到重庆独特的人文风情。
彰显重庆人文底蕴的民族管弦乐音乐会《思君不见下渝州》,是一次与传统诗词的对话和致敬,其创意策划来自《重庆日报》几年前的《重走古诗路 思君下渝州》系列报道,重庆古诗词构成了音乐会的结构主线。民族乐团艺术家们倾情演绎,11首巴渝主题古诗词与古琴、箫、琵琶等乐器幻化出11部乐曲,诗词音乐水乳交融,合唱、对唱、吟诵陆续出现,一幅千里巴渝行旅图徐徐展开,“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重庆画卷令人痴迷。
限于篇幅,无需过多例举,“云中这朵艺术的云”已十分惊艳。据报道,截至11月30日,单是重庆日报视频号,已累计60万人次观看。作为高雅艺术而言,这样的效果已令人欣慰。
不言而喻,云剧场开设的初衷是为市民的居家生活提供精神食粮,缓解心理压力与情绪焦虑,同时,满足精神层次的高级需求。我更愿意看到云剧场带来的另一种启示:不少观众认为,很多优秀剧目在线下演出时,由于场地距离、票价及个人时间等因素限制,自己很难有机会现场观看,通过云剧场观赏,就是福利满满的文化民生。也有观众认为,云剧场也是本土艺术很好的宣传形式,增进了大家对重庆川剧、京剧、话剧、歌剧以及芭蕾舞、民乐的了解和认知,培育了潜在线下观众,为疫情后线下剧场的繁荣埋下了“伏笔”。
笔者同样认为,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云剧场可以视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土原创文化传播推广的新探索。我坚信,云剧场打开的这朵“艺术云”,必将在重庆的艺术星空中生根发芽,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