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对策
第012版:思想周刊·智库
上一版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以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赋能乡村振兴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
加快推进涉外法治体系建设的对策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助力双城经济圈建设

余冠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报告还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对于川渝两地而言,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作用,对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共建“两中心两地”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在高校人才队伍的引、育、用、留上下功夫,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

  用好协同机制。近年来,重庆市和四川省定期召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联席会,签订了系列合作协议,举办了系列重大活动。应继续用好这一协同机制,定期开展交流研讨,积极推动院校协作、校地合作,在资源共享、教育发展等方面抓好落实,做到高位推动、深远谋划。共同实施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鼓励人才在区域内自主流动、创新创业,打通区域内循环。在人才评价、人才引进等政策创新方面强化协同,做到共引、共建、共用。推进人才规划和改革措施衔接,推进人才称号、科研成果互认,避免域内政策内耗和恶性竞争,强化合作共赢。

  建好高端平台。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推进高端平台建设,是引才、聚才的重要手段。应引进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在成渝地区合作建设研究院和新型研发中心,建设一批博士后流动站,设立长期、灵活、有吸引力的科研岗位。推动境内外一流高校在两地设立分支机构、重点实验室、研发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研攻关。争取国家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研究项目等更多布局两地高校,鼓励高校发挥学科互补优势开展科研攻关。聚焦基础前沿领域,聚焦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领域,联合高校和企业推进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联合工作站,搭建符合地方产业发展的工作平台。

  畅通人才渠道。“川渝一盘棋”“巴蜀一家亲”,在人才使用上,需要有“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和行动。应牢固树立人才协同发展理念,健全综合竞争力强的区域人才政策体系,推进高校联合培育各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推进教育系统干部相互挂职,互学共鉴人才引育经验,推动协调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高校管理人员、教师异地交流计划,健全高校教师访学机制,探索专家共享、师资互聘,实现人才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建优势专业,推进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试点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开展人才联合培养。推动学生交流互访,特别是定期开展两地高校研究生学术论坛,促进互学共鉴。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建设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用好“重庆英才大会”等就业渠道,让更多优秀人才在两地就业兴业、创新创业。

  促进产教融合。川渝地区共有高校200余所,专任教师15万余人,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400余万人,这是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库。应围绕打造“两中心两地”,根据区域发展规划及城市功能定位,在产业布局、人才引进、人才交流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调,积极谋划一批占领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新产业项目,推动区域内新兴产业人才聚集。加快推进两江新区、天府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和区域高校融合发展,加强科研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渠道。打造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构建技术合作开发平台,建立“卡脖子”技术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清单,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面向行业企业开展研发服务和技术服务,选派优秀人才进企业挂职,发现问题、找出课题、推进研究、强化应用。选派优秀企业人才进高校,推进校企联合共育,瞄准市场,订单式开展人才培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