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儿你们一天这么辛苦,莫吃泡面了哟,我给你煮点红苕稀饭来。”11月16日午后,铜梁区巴川街道龙山社区志愿者张平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话内容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经对方提醒,张平这才明白,是同事拍的一张照片,让自己成了社区居民关心的重点。
原来,张平最近一直在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忙碌,已经多日没有回家。龙山社区老旧单体楼较多,有些楼栋三轮车都到不了楼下。当天,张平和同事们每人徒手拎上几个大口袋,挨家挨户为居民送物资上门。
看着身高不足1.6米的张平手上拎着几大口袋,身上还挂着两袋,同事随手拍了张照片发到了社区居民微信群里。
送完物资的张平翻阅微信群时看到了自己的照片,也开玩笑地回了一句,“还好今天没穿防护服,不想再吃方便面了,吃多了拉肚子。”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平没想到的是,微信群里看到照片和自己的留言后,在社区经营一家小餐饮店的居民李霜就打来了电话,执意要给志愿者熬点红苕稀饭。
“不用不用,我说起耍的。”挂了电话,张平又开始忙碌,很快就忘记了这件事。
不曾想,当天晚上7点多,李霜在微信群里告诉张平,她给社区值守的工作人员熬了一锅粥,还炒了些热菜,并放在了最近的值守点。
“晚上降温快,喝一碗热粥心里很暖和。”值守志愿者余远芬舀了一碗热粥,散发着红苕香味的热粥入口,让她胃里、心里都暖乎乎的。
让张平和同事们没想到的是,社区小卖部商户郑兵每次拿着出门条出去买菜,回来非要给张平他们塞点水果,说他们吃饭吃得晚先垫垫肚子;社区卫生室的曾医生干脆提供了自己的厨房,还拿出自己的蔬菜,时不时炒几个菜端到值守点……
除了“投食”,居民们又给值守点送来了方便运送物资进小巷子的小推车,还给值守点送去了藤椅和被子,“晚了外头冷得很,他们保护我们,我们也不能让他们冷到、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