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我看到一个年轻海归的故事。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内忧外患,兵戈四起,整个中华大地都在风雨飘摇之中。重庆江津一名叫王培菁的18岁青年,为求真理东渡日本,在日本士官学校留学期间认识了重庆老乡邹容,并受其革命思想启蒙加入了同盟会。
1908年,邹容牺牲三年后,同盟会重庆支部负责人杨庶堪(又名杨沧白)创办重庆体育学堂,邀请王培菁回国到学堂担任教员,发展革命青年。
王培菁在杨沧白的引荐下,与张培爵等14名重庆革命党人成为莫逆之交。1911年,成都爆发保路运动,四川同盟会成立保路同志军,重庆成立了保路协会,在各地发动武装起义,王培菁参与并负责江津保路同志分会工作。为镇压保路运动,清廷急命端方率湖北新军西进入川,武汉三镇防卫为之一空。10月10日,武昌新军发动辛亥革命,南方各省陆续独立。11月22日,重庆体育学堂、府中学堂两校师生联合革命党人以及部分新军起义,宣告重庆独立,成立蜀军政府。张培爵任蜀军政府都督,王培菁任南路军司令。1913年,袁世凯许诺王培菁为重庆镇守使,妄图以高官厚禄让其背叛革命,被拒绝后下令将其杀害,时年29岁。1916年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王培菁的14名好友也都陆续牺牲在历次讨袁战争中,无一幸存。
重庆迅速掀起了汹涌澎湃的革命浪潮。为让更多的年轻人到西方去寻找救国之路。1919年,重庆商会会长汪云松与温友松等人筹办留法勤工俭学重庆分会,接着又由巴县教育局长温少鹤号召商会集资,开设了重庆留法预备学校,招收的学生中就有来自四川广安的邓希贤(即邓小平)。
1920年7月19日,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首批毕业生结业,16岁的邓希贤和他的远房叔父邓绍圣,以及周贡植、胡明德、冉钧等在内的80多名同学通过考核。8月27日,他们在重庆太平门码头乘坐“吉庆号”客轮顺江东下,到上海后又转乘法国邮轮“盎特莱蓬”号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南湖一只小船上成立,自此中国革命如火如荼,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革命先辈背后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他们只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投身于革命事业的留学生中的代表。他们本来可以有安定的生活和幸福的家庭,却最终都选择了海外求真理,回国干革命,义无反顾地把生命定格在青春年华。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写一套以清末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重庆史为主题的长篇小说,我希望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名字,知道他们的故事,传承他们的精神。
《太平门》讲述了从1910年川汉铁路筹建到1920年重庆留法预备学校首批毕业生赴法国勤工俭学,这10年间川渝人民寻找革命道路的故事。为了纪念那80多名远赴重洋寻找救国真理的革命少年,不忘太平门外寻太平的那段百年记忆,故这本书取名为《太平门》。书里所描述的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群体的化身,也是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最真实的画像,他们身份不同、阶层不同、性格不同,但在乱世之下,他们都坚守着初心,并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我们这代人是幸运的,不用像先辈们那样,出国读书担心受到歧视和压迫,更不必担忧吃不饱饭。正是因为当年有无数如书中一样的年轻人,深知民族已到存亡之际,唯有奋不顾身,远赴重洋甚至献出生命,以挽救民族危亡,才有我们今天得以身处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拥有前所未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
写这本书的日日夜夜里,我时常会听《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书中的人物如幻灯片般从我脑海中掠过,娓娓道来的歌词就像是他们在跟我对话: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
心中有誓深如海,愿得此身长报国。我想对那些先辈说:祖国从未忘记你们,人民从未忘记你们。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意义。
(本文系小说《太平门》自序,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