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两高”要求集中体现了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重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中心任务,也是大足加快做靓享誉世界的文化会客厅、建强链接成渝的“两高”桥头堡的必然选择。大足区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扎实做好“国际文旅名城、特色产业高地、城乡融合示范”三篇大文章,在书写重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篇章中展现大足作为,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聚焦国际化,加快建设国际文旅名城。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大足区拥有全市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年文脉源远流长。我们将始终牢记“一定要把大足石刻保护好”的重要要求,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度与世界对话,坚持高点定位,对标国际一流,加快建设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国际文旅名城。一是全域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坚持“文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与各行业深度融合,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高标准抓好“五山”整体保护提升;高起点规划建设龙水湖旅游度假区,统筹做好龙水湖、巴岳山“山水”文章,打造“欢乐龙水湖、养生巴岳山、幸福嘉年华”;高品质建设隆平五彩田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大足版的现代“富春山居图”,加快构建“日月辉映、繁星闪烁”的文旅发展新格局。二是加快建设世界知名研究院。聚焦岩体失稳、崖壁渗水等问题,坚持科学施治,全力建设中国南方石质文物保护科研基地、西南地区石窟寺保护重点研究基地。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制定引才图谱,完善激励政策,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等高端人才。深入推动“大足学”学科建设,创办石窟寺研究核心期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大足石刻文化传播策略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重点文化工程,用文化对话世界,为人类贡献文明。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争取更多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落地。三是强化宣传营销。深入挖掘和讲好大足故事,创新推出文艺精品力作,让大足石刻“活起来”“兴起来”;坚持高位推动,善于借势成势,精准对接海内外名人名家推介大足,开展“大足石刻大讲堂”“我为大足石刻代言”等活动,让大足石刻“高起来”“名起来”;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内容为王,精心构建全媒体矩阵,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让大足石刻“热起来”“火起来”;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推动大足石刻进入广阳岛、艺术湾等重庆城市功能新名片,持续开展“走进国博、牵手故宫”等主题活动,让大足石刻“舞起来”“动起来”;着力提升节庆赛事水平,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亮点、年年有盛典”,让四海宾客“涌进来”“住下来”。
突出创新引领,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高地。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足将坚持“实业为本、制造强区”不动摇,聚焦特色化、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含颜量。一是以特色培育产业集群。一手抓传统产业、现有企业转型升级、高端嫁接,实现“脱胎换骨”,一手抓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培育发展、实现“强筋壮骨”,培育壮大五金、汽摩、智能、静脉、锶盐、文创以及大健康、现代商贸物流“6+2”特色产业体系。二是以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加快创建国家级经开区、国家高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产业集聚、人口聚集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积极发展“研究院经济”,集聚一批高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高水平成果孵化机构,建成全市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三是以联动助推产业协同。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当好桥头堡。聚焦产业发展协同协作,突出抓好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安农业园区等载体建设,强化与忠县对口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与周边区(市)密切互动、拓宽合作领域,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示范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大足区作为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正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一是扎实推进城市提升。围绕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坚定推动“一中心三组团”向心发展、协调发展,高起点规划建设大足石刻文化公园新城,加快建设站城一体、产城景文融合发展的“未来城市封面”,着力做强中心城区,提升城市能级,增强辐射带动力。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始终做到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统筹做好“留、改、拆、增”,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发展优质粮油菜、大足黑山羊、冬菜等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三是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交通设施联通化,新(改)建一批“四好农村路”,实现农村公路和城市路网无缝衔接。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打造城乡新型医疗服务体系,积极构建“城区15分钟,乡村半小时”文体服务圈。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积极探索人口、土地、资金等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把改革红利转化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持久活力和不竭动力。
(作者系中共大足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