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忠县中坝》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1月
内容简介:忠县中坝遗址是中国盐业考古的发源地和实验场,这套考古报告的出版,对中国盐业考古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的主题为“文物保护: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如何让文物活起来,是广大文物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一批在推动文物保护利用成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考古类图书,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如记录忠县中坝遗址考古成果的《忠县中坝》等考古报告、考古科普图书,如何与“人民共享”,让高冷的考古知识走向大众?连日来,重庆日报记者就此进行采访。
《忠县中坝》被誉为“大地史书”
首次见到《忠县中坝》,记者就被这套丛书的精美装帧所吸引。蓝色封面上,烫金的四个大字“忠县中坝”,醒目又厚重。书封右上角注明“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更是让记者感受到这套丛书的重要性。
“《忠县中坝》丛书全四册共390余万字,是迄今出版的‘长江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报告’乙种丛书(甲种为三峡考古年度报告集)中体量最大的一部考古发掘专题报告。”重庆市文旅委副主任幸军介绍,与其他考古图书相比,《忠县中坝》的最大特点在于对重庆忠县中坝遗址的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及明清遗存进行归纳、总结与研究,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地质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重点总结了三峡渝东地区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各阶段的文化特点。
比如,丛书中指出,中坝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三峡库区堆积最厚的文化层(深12.5米),延续时间长约5000年,是长江重庆渝东地区近5000年地方史的考古证据。其地层堆积丰厚,文化信息的蕴含量难以估量,被誉为“大地史书”。读者还能了解到,忠县中坝遗址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铜器、铁器、瓷器等小件或标本20余万件,建立了当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汉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断代的时空框架及标尺,对重庆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厚的认识。
读懂考古报告需引导
除了《忠县中坝》外,还有哪些有价值的考古图书值得我们研读。记者来到位于渝中区枇杷山的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白九江的书架上摆放了《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三峡古栈道》等考古报告。它们与《忠县中坝》一起,向访客讲述着重庆在三峡考古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
不过,当记者随意翻开一本考古报告,读了几页后却发现有点“打脑壳”,里面有不少专业词汇,令人费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先后出版了70多部三峡地区考古报告,其中涉及重庆库区文物保护的就有40多部。”白九江介绍,不同于考古科普类图书,考古报告主要是资料整理作用,多以客观记录为主,有一定的阅读门槛。
那么,在“时代共进 人民共享”的背景下,爱好历史、文博的读者应如何阅读这些考古报告,进而了解最新的考古成果呢?
“市民要想读懂《忠县中坝》为代表的考古报告,可在阅读前做些功课,了解该书的知识谱系和知识架构,然后有重点地阅读。”白九江建议,可跳过报告中对具体遗物的纹饰、尺寸等数据性的描述,直接阅读综述与结论,进而对这些遗址有直观认识。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徐进建议,市民还可按自身需求进行阅读。“比如,如果对环境考古感兴趣,就可直接阅读报告中涉及环境考古、动物考古的相关章节。如果对盐业考古感兴趣,就可阅读报告中涉及盐业考古的有关章节。”
“阅读这些考古报告,还离不开考古工作者的引导。”白九江说,相关部门可以此作为引子,邀请相关考古工作者,通过举办讲座、公开课等形式,带领市民了解这些考古遗址背后的故事。
跨界融合助力考古“出圈”
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无论是《忠县中坝》等考古报告的出版,还是四川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发现的遗迹和文物,以及央视《中国考古大会》的热播,都让人感到考古这一原本高冷的学科正在走向大众。
“要想让田园考古走进大众,除了需要推出更多考古报告外,还需根据这些考古报告,推出更多考古科普类图书。”白九江建议,与考古报告相比,考古科普类图书需兼顾严谨性与可读性。比如,《重庆公众考古系列丛书》就是一套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以文物考古、文化遗产、历史文化等内容为主题的科普性读物。书中,考古工作者结合自身经历,用风趣的语言,为公众科普了2020年重庆考古领域的重大发现,让这些成果走出“象牙塔”,进一步唤起社会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尊重、保护和传承。
考古要“出圈”还需跨界融合。“考古需要真正走近市民,走进学校,加强与市民的贴近性。”重庆外国语学校教师万勇对此深有体会。作为一名高中历史老师,他在备课中常会接触一些文物、考古类书籍,“我发现,要多角度地讲好历史故事,就必须要关注文物与日常生活的连接。希望考古类图书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这件文物的进化史,让学生对历史更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