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作者的文章,经重庆日报刊发,让一位企业家带着正读大学的儿子,挑着蛇皮袋装着的现金,一路风尘赶到当时的万县市天城区委,上门寻求投资。
这位企业家因此切切实实体验感受到,一个城市基础并不占优的县级机构的服务理念、高效的办事效率。
我当时只是万县市邮电局天城分局的一名普通员工,却因此一不留神成了万县市从市级单位到乡镇政府知名度颇高的“名人”。
事情还得从1996年11月说起。
一天,重庆日报刊发了一篇我这个业余作者的稿件《万县天城——一片投资热土》,硬是让一位江津的陈姓农民企业家拿着这份报纸,带着儿子坐长途汽车、乘江渝轮、打夏利车,用4只蛇皮口袋装着300万元现金,找到时任万县市天城区委书记吴锡鹏同志——我们要用这300万元,在这里投资办企业。
一个企业家拿着一份党报的报道“按图索骥”,主动上门求投资——这事不仅让天城区委的门卫大爷惊诧,区委书记、区长也叹服:党报就是这么有权威,就是这么给力!
尽管当时重庆日报主要面向老重庆九区十二县发行,万县市及所辖各区县各部门很少订阅,但因为这篇报道引来300万元大额投资的事情,还是在万县市、天城区乃至周边区县引起了轰动。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陈姓企业家在天城的投资项目也已尘埃落定。万县市天城区委机关报——天城报刊登了《一篇报道引来的300万元投资》的报道,这才让我知道了我与重庆日报的缘分,与未曾谋面的江津陈姓企业家、与300万元投资背后的故事。
原来,正是读了我撰写的《万县天城——一片投资热土》一文,来自江津的陈姓企业家被天城绝佳的投资软环境深深吸引,用他的话讲是“不仅自己翻来覆去读了两三遍,还把在重庆主城读大学的儿子叫回家,父子俩一起逐字逐句推敲”。为了减少麻烦,表达投资诚意,父子俩硬是带着300万元现金,从老家乘车到重庆,又从朝天门乘船到万县,再从万县码头打的来到十公里外的天城区委。
他俩到达天城区委时,早已下班。因为天色已晚,父子俩故意穿着很普通,还挑着四只沉甸甸的蛇皮口袋,要找区委吴书记,这让门卫大爷吓了一跳。陈姓企业家的儿子拿出重庆日报,让门卫大爷看,并说明了来意。大爷听后,迅速联系了吴书记的秘书。
不到20分钟,吴书记和秘书赶来,热情地接待了这父子俩。又不到20分钟,银行工作人员带着点钞机赶来。吴书记和秘书陪着父子俩还没吃完晚饭,区委招待所餐桌旁,就迅速围坐了来自区计委、经委、天城万安民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了解了陈姓企业家的投资意向和要求后,他们本着“一事一策”原则,就各相关部门职责和要求,明确了对项目产业方向、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公司注册、信贷及税收优惠等方面事项,达成了初步一致。
第二天上午,吴书记又将父子俩带到开发区选址。仅仅不到20个小时,一项300万元的投资项目就顺利签约了。
也许在沿海地区或一二线城市,或者穿越到现在,300万元投资项目根本就是小菜一碟,可那是25年前,天城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贫困县,300万元投资项目,就是一笔巨资了!
其实,在我刚刚收到重庆日报寄来的样报和稿费时,虽有一种在省级党报上为宣传自己的第二故乡尽一份力的自豪,却根本没有料到,正是因为这篇文章,引来了一笔不小的投资。更没料到的是,因为这篇文章,我被区委区政府领导在区两会、区委经济工作会及许多场合中多次提及,成了万县市从市级单位到乡镇政府知名度颇高的“名人”。
后因多种原因,我在很长时间里主要写一些工作性的文字,较少投稿。但对那段时间的练笔,特别是与重庆日报的缘分,由之形成的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辨,让我之后的工作、生活更有成效,更多了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