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把建立扶贫车间作为帮助贫困户脱贫的重要举措。重庆市的扶贫车间解决了为数不少的群众就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今年复工复产以来,重庆市已经有200多家扶贫车间投入运行,吸纳贫困劳动力近2000人。
相较于进城务工,扶贫车间虽然收入低一点,但省去了住宿、伙食、交通等额外费用,还能照顾家庭。重庆涪陵区寿坝村林夏竹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工人介绍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扶贫车间不仅解决了困难群众的收入问题,而且减少了劳动人口的流动,为疫情防控和增产增收作出了双贡献。
毋庸置疑,扶贫车间有诸多积极意义。与此同时,也要谨防这一举措在现实中走偏。比如,有的扶贫车间一味谋求政府补助、获取高额贷款、争取政府贴息,真正扶贫的动作反而不大;有的扶贫车间招收贫困群众员工名额过少,让扶贫车间名不副实;有的扶贫车间以扶贫为借口,支付员工工资过低。
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任何有悖此初衷的做法,都必须及时纠正。
扶贫车间办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检查和考核扶贫车间成效,要多问问群众的意见,多看看脱贫效果。政府有关部门及基层单位应加强对扶贫车间的监督和指导,引导各级各类扶贫车间坚持扶贫性质,多向困难群众倾斜。对招收困难群众较多的扶贫车间,要加大扶持力度;对名不副实的扶贫车间,要取消其相关扶持待遇。
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能否兑现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关乎人民福祉,更关系人心向背。包括扶贫车间在内,任何扶贫项目都必须重质量、重实效、重后劲,这是确保困难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