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喜欢雨的,雨有多种,江南的梅雨初下时是清丽的。在水乡小镇的街头巷尾,撑一把精致的油纸伞漫步其中,颇具诗意。只是游人们大多不太能耐受这十天半月的诗意,初到的兴致总在这淅淅沥沥的水乡小调里消磨殆尽。连视线里的粉墙黛瓦也跟着褪色,略显忧郁。
前年夏天去了一趟缅甸故都旁的维桑海滩。初见蔚蓝色的大海,欣喜的情绪让我忍不住朝它狂奔而去。向着天际呐喊,迎着浪涛前行,一种欲与沧海角力的“狂妄”迸出心田。海浪把我向岸边推却半米我偏要前进两米。在与大海激战正酣之际,“轰隆”一声惊雷,震得我如梦初醒。眼见远处黑云乌压压地推进过来。不怠思索,狂风骤起,豆大的雨滴覆顶而下,搅得这原本温柔的波涛跟着也凶悍起来,这时的雨打在浪涛里的“噼里啪啦”变成了一种警告。浇灭沙滩上人们的惬意,也浇灭了我的豪情。仓惶而逃!
我最喜欢的雨下在家乡重庆,一个两江环抱,终年苍翠的繁华都市。
众所周知山城的夏天是闷热的,我常喜欢在烈日稍有退却的下午,拥入碧波荡漾的嘉陵江中。一身臭汗得以洗去,一丝清凉能够浸透肌体。只是山城的夏日太过毒辣,落得这一江绿水时常有些温热,让人总感觉差些凉气。所以这雨来了,来得突然,来得让人初次与之相遇时还有些不知所错。可爱的是它的前奏大多是温婉的。置身其中只感觉水温渐渐下来了,微风起来了,拂得原本还算平静的江面泛起层层涟漪。这涟漪一波波的接近,你能看到它的背上有像渔网一般的交织,完整地来,昙花般地去。此刻江中的人们往往会出现躲避的心。躲在某处用眼睛来聆听雨的第一乐章。
不多时,滴答滴答的雨点下来了,水中再难见“渔网”,抬头仰望,雨并不太密,十分的轻柔。若闭上眼感受,雨滴滑过面颊,宛若落泪。闭眼之时也是乡音四起之际“耍哈雨要下大了哦,搞快点上岸回家收衣服老!”离岸尚远的游客奋力靠岸,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到雨真的下来时,我还试图伏身江中避之,但见急促的雨点拍击江面,江中泛起层层白雾,映得江色空蒙。心念此景如此之美。先前的犹豫全抛诸脑后。起身伫立感受洗礼,伏身凝视雾中江色。全身被这天水、江水、与风真真切切的“入侵”却又大感酣畅淋漓。还觉不够,涌入江中,听!江中响起游人的声声长啸,我也跟着啸了起来。但希望这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或许人性的贪婪在此刻得到了最精准的诠释。在天与水与山与人交融时刻,也就是这雨最华美的乐章。
只是好花不长开,好雨不长下。不长时间,倾盆的大雨渐变舒缓。起先不安的心竟会变得失落起来。待到云开雾散时,雨的声音不见了。雨的气味也淡了。人总在失去的时候心如明镜。哦,我是如此爱这雨,只期望尽快再与之相遇。
(作者系百川文艺社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