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沈静)11月18日,由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主办,重庆大学法学院承办的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第40期“经济法30人论坛”虚拟经济运行安全法治保障理论研讨会在重庆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虚拟经济运行安全的法治保障”主题进行理论探讨和交流。
重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俊介绍,近年来,重庆大学积极融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规划,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动壮大学校文科发展底蕴和实力,推动法学等学科不断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在现场研讨中,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能走脱实向虚的路子,必须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讲师郝志斌认为,金融监管体系化是回应市场经济时代金融监管的内在要求,是提升现行金融监管协调性的需要,是为创新金融活动监管提供基础性框架的需要,是加强金融监管协同(合作)机制建设的需要,也是金融消费者(投资者)权益保护的需要。
如何从法治角度防范经济脱实向虚,预防金融危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强力在题为“建设金融强国的理念、逻辑、路径与法律保障”的报告中提出,要完善金融体制机制,需以“发展、市场、创新、自律、监管、安全”为金融法治原则。
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中还指出,虚拟经济要发展,但要“有限发展”:一是从法学上合理匹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占比,同时从经济学上注意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从法律上严厉打击虚拟经济领域的违法犯罪;三是总结虚拟经济运行特点,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参考。
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守文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对虚拟经济问题,可以从经济法理论的多个维度展开研究,这有助于深化金融法等领域的具体研究,完善相关制度,推动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