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蒋洧鑫)近日,一群充满好奇心的小记者走进重庆公众健康传播服务中心,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之旅。在这场活动中,他们不仅了解了脑机接口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探索了人体的奇妙结构,并收到了专属小记者的纪念礼品。
在机能实验室,导师向他们展示了脑机接口游戏,并讲解了如何通过生理盐水涂抹在皮肤和芯片上来增强导电性。
当导师问道:“如果脑机接口能够实现,会有什么好处?”同学们纷纷踊跃回答。有的说:“可以把知识丰富的死去的人的知识传送给活着的人,继续研究未被探索的知识。”这一观点引发了大家的深思和讨论,也体现出孩子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独特的想象力。
随后,小记者们走进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导师向他们展示了橱窗里的各种生物标本,并详细讲解了蛔虫、白腹巨鼠等有关寄生虫和宿主的相关知识。接着,他们通过显微镜观察了微生物的形态结构,进一步了解了正常菌群和致病菌的区别。为了避免病从口入,志愿者还教小记者们学习了七步洗手法。
在中医药学实验教学中心,小记者们认识了许多中药材,并了解了各种药材的药性和功效。导师还指导小记者们根据身体需要将中药材进行搭配并打磨成粉,亲手制作成个性化的中药香囊。这一环节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医药文化。
在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小记者们意识到餐桌上的安全。导师的讲解帮助他们学会了如何辨别果汁和葡萄酒的真伪,如何辨别掺水的牛奶,如何从果皮中提取果胶,以及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性。小记者们认识到天然果汁和三精水之间的区别,这有助于孩子们理性选择食物,养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最后,小记者们来到了大体形态学实验室,探索了人体的奇妙结构。通过人体和动物4D模型DIY和操作虚拟解剖台,孩子们对人体的器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导师的讲解帮助他们了解了人体不同器官的功能以及它们对于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这场科学之旅让小记者们收获颇丰。他们不仅了解了前沿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还对人体生命科学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