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①:“心有翼·梦飞翔”科普活动走进丛林学校现场。 |
 |
图②:科普辅导员在讲解示范回旋飞机。 |
 |
图③:学生参观战斗机模型。 记者 刘壹刀 摄 |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听口令:3、2、1,发射!”
随着科普辅导员的一声令下,5枚水火箭一起飞向天空,操场上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这是11月9日,2023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走进万盛经开区丛林镇,在丛林学校开展的以“心有翼·梦飞翔”为主题的航空航天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活动中的(以下简称航空航天科普活动)一幕。
据悉,本次“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走进万盛,分为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和“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培训活动两大板块。
当日上午9:30,丛林学校操场上,摆放着“神箭”中国航天、火箭发射车和各类战斗机、武装直升机(“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武直10武装直升机、歼15舰载机、东风41洲际战略核导弹、094核潜艇)等十多种中国最先进的军事科技模型,一堂既有现场科普教学,又有科学实践的校园科普活动在该校举行。
本次航空航天科普活动分为:空天印记——航空航天人文与工程科普,空天薪火——航空航天科技模型制作与放飞,飞行演示3个部分。
“同学们,你们知道航天器是如何飞向太空的吗?今天的科普教学就让我们从认识航空航天器开始。”原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导弹设计专业高级工程师,现任重庆工程大学副教授、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工程科普专家的偏晓鹏,给同学们科普了航天器飞向太空的基本原理。
随后,偏晓鹏带领几位科普辅导员,分组对模型航天器、战斗机的功能进行了讲解,手把手教学生如何发射水火箭和回旋飞机,并现场解答学生们的提问。
在现场,每一名同学都领到了由偏晓鹏设计的青少年科普器材——回旋飞机。数十名同学亲手组装后进行实际放飞,飞向天空的一架架回旋飞机,像一群洁白的海燕,让同学们兴奋不已。
“我的回旋飞机飞了10多米,绕了一个大圈,又飞回来了。好神奇,太好玩了!”丛林学校五年级学生蒙鸿宇激动地说。
“通过好玩的回旋飞行,让同学们探究飞机飞行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偏晓鹏一边演示一边解释,通过调整飞机水平尾翼的升降舵来控制飞机的回旋半径,通过调整机翼的升力面积来控制飞机的回旋高度。
而另一组教学生们发射水火箭的科普辅导员、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小小工程师专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丽芳告诉记者,通过有趣的水火箭发射,引导孩子们在玩中思考火箭为什么能发射出去。她说:“火箭发射是运用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通过压缩气体推动水,反推火箭发射。”
“我非常喜欢今天的科普活动,既有趣好玩,还增长了见识。”丛林学校学生张蔚源说,给气压筒打的气越多,水火箭飞得就越高越远。他告诉记者,别的学生打15次,他打了20次,所以飞得更远。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科学教育。由于农村条件有限,许多科学实践器材短缺,很难让学生自己动手。”丛林学校科学教师王春告诉记者,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对学校的科学教育支持很大,这次的科普教学实践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科学教师他期待协会能经常来学校开展类似的科学教育。
“目前,重庆市工程师协会正在实施培育卓越工程师行动,构建从小小工程师培养、大学生实习培养,到在职工程师的职业成长以及退休工程师老有所用能力提升全周期服务体系。”重庆市工程师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指出,激发青少年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将结合贯彻落实《纲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要求,以“今天的小小工程师,明天的卓越工程师”为愿景,重点打造“重庆市小小工程师”工程科普品牌,为我市培养一大批热爱祖国、有工程志趣和理想、具备基础工程能力,能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青少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