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人精神诗词二首入秋(外一首)麦籽(外一首)芦花星星在闪亮烟火小米粥玉米糕
第08版:巴渝文学
上一版   
匠人精神
诗词二首
入秋(外一首)
麦籽(外一首)
芦花
星星在闪亮
烟火小米粥
玉米糕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 年 11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食美味

玉米糕

□陈利民

  明代文人李渔在《糕饼》一文中曰:“谷食之有糕饼,犹肉食之有脯脍。”糕点这种民间传统美食,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当点心,是用米粉掺和面粉、玉米粉等其他食材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方法制作糕点。记得在我读高中时候,母亲就会制作一种金黄黄的玉米糕。

  1980年9月,我在达县金垭高中住读,每周周末回家一次,临到星期天下午返校之时,必须带上母亲做的一瓶老咸菜和一些玉米糕。起先,我也吃过父母食堂做的三角形玉米糕,也叫“苞谷粑”,粗糙难咽,满口面渣。后来,母亲自己做玉米糕,颇费周折,煞费苦心。她提着一桶掰好的玉米粒,拿着白布口袋去附近老乡家借石磨,磨玉米粉。母亲一个人要磨好一桶玉米粒实属不易,既要推磨,又要添加玉米粒。玉米粉磨好之后掺和少量面粉或糯米粉、适量白糖,用力揉合成黄艳艳的面团,等我回家就准备蒸玉米糕。在家庭经济宽松之时,她也会在玉米糕里加鸡蛋,每个玉米糕中心放一颗红枣。在那个饥饿年代,米饭不足,母亲的玉米糕能让我完美果腹。

  糕点的制作历史悠久,在儒家经典《周礼》中就有记载:“稻米二,肉合以为饵,煎之。”饵者,就是粉饼之意。说明那个时候便有了以肉为馅的油煎饼。到唐代,糕点的制作兴盛于市,遍布民间。唐人制作糕点多用米粉及粟、枣等果料蒸制而成,糕里适时加入菊花、茱萸等花卉,以应时节,故称“菊糕”“花糕”。据北宋陶谷写的《清异录》记载:“枣米蒸破,见花乃进。”到了宋代,糕点品种繁多,水平精致。这在《武林旧事》卷六里有详细记载,如糖糕、粟糕、蜜糕、麦糕、豆糕、滋糕、雪糕、丝糕、乳糕、蒸糖糕、生糖糕、小甑糕等等,并且在端午节、重阳节、春秋社日等民俗节日中饮食糕点之风大盛。

  明代李时珍曰:“糕以黍、糯合粳米粉蒸成,状如凝膏也。单糯粉作者,曰粢。米粉合豆末、糖、蜜蒸成者曰饵。”明代的糕点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还经常将疗疾养生的一些滋补中药材掺入米粉中,并添加其他食材辅助,制作成药食两用的养生糕点。

  曹雪芹老先生深谙美食之法,《红楼梦》有不少地方描写到美食,也写到清代繁花似锦的糕点文化。如第十一回提到明代有山药糕,山药粉和米粉拌糖蒸制而成,应该是加上枣泥豆沙之类。秦可卿说:“昨日老太太赏的那枣泥馅的山药糕,我倒吃了两块,好像克化动似的。”如第三十七回,袭人听说,便端过两个小掐丝盒子来。先揭开一个,里面装的是红菱和鸡头两样鲜果,又那一个,是一碟桂花糖糕新粟粉糕。在大观园里,女孩子们大都喜欢藕粉桂花糖糕,那是以藕粉、糯米粉、蜜蜂糖、牛奶等调和蒸制而成。

  梁实秋先生在餐饮上见多识广,对糕点也颇有心得,他在《满汉细点》散文中描述道:“说良心话,北平饼饵除上述几种之外很少有令人怀念的。有人艳称北平的‘八大件’‘小八件’,实在令人难以苟同。所谓大八件无非是油糕、蓼花、大自来红、自来白等等,小八件不外是鸡油饼、卷酥、绿豆糕、槽糕之类。”

  周作人先生对家乡绍兴的糕点情有独钟,他在《绍兴的糕干》文章里写道:“香糕俗称糕干,实取义于上述情形,其后陆续改进,色、香、味遂臻上乘。加以前清举行科举,浙东一带应试赴考者,均以香糕为途中之点,香糕受当时知识阶级传播,名闻益远,踪迹及于京畿,故亦有‘进京香糕’之称。”俗话说:“晴带雨伞,饱带饥粮。”周先生描写他故乡的“糕干”,也不过是出门在外的人随身所带的一种干粮,供路上饥饿之时食用。

  如今,中式糕点、西式糕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制作糕点辅助食材的糖精、香精、色素必不可少,相应的各种添加剂一样不缺。糕点的品种繁多,样式花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但我仍然怀恋母亲过去做的玉米糕。那种天然的香、自然的美、纯粹的甜,只能是永远的回忆。(作者单位:重庆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