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廖怡飞)近日,第六届川藏旅游发展论坛暨第四届长江黄金旅游带发展论坛在重庆交通大学开幕。论坛以“上游对话:廊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围绕国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通过巴蜀文旅走廊牵引促进川藏新天路旅游廊道与长江黄金旅游带有机融合,助力川藏渝旅游产业区域协同和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上,重庆交通大学相关负责人以“携手并进共赢未来”为题,从国家战略、地方行业发展的角度,论述了交通与旅游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川藏旅游廊道的构建和长江黄金旅游带发展的重要意义,也讲述了重庆交大人在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的深厚情怀和勇敢担当。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创造一批区域文化和旅游协同发展,需要在继续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推动旅游产业升级,加强旅游人才培养等方面同向发展、携手共进。
重庆交通大学专家张玉蓉表示,将川藏公路旅游廊道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与文化遗产旅游廊道,第一,需要编制旅游廊道建设总体规划;第二,要开展廊道文化旅游资源专题调查;第三,要重点打造旅游廊道示范区;第四,要建立沿线各省区协作机制。
重庆交通大学专家徐园媛称,实现新技术与文旅产业的深度交互,迈向去中心化Web3.0的产业关口,一是革新服务链接模式,推动景区信息化建设,建立智慧型景区,匹配用户多样化需求;二是跨业融合构筑生态链,加快旅游廊道生态圈数字化转型,修复传承非遗文化产业;三是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利用元宇宙3D渲染和VR、全息投影等技术增强感知体验,打造全方位、多立体、互动沉浸式旅游产品;四是融情参与,激活数字文创产业,建设人文气息浓厚的特色旅游廊道,从而提升文化旅游现实版“元宇宙”发展建设思想的高度、阔度、深度、广度。
《川藏地区旅游景区发展报告》《2022川藏渝G318沿线民宿发展报告》《长江三峡游轮旅游市场分析报告》等在论坛上发布,相关专家围绕“新技术与文旅深度融合”进行了对话探讨,国家大数据工程实验室网信智能中心副主任颜阳、八郎生都村村长仁清等专家分享了经典案例。
据统计,论坛共开展5场主旨演讲、3场专题报告发布、2场上游对话、10场案例分享,为巴蜀文旅走廊沿线的特色服务业布局及体系升级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