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新华社记者 安迪 摄 |
近日,我国太原卫星中心在山东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将天启星座21~24星共4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并创造了民营火箭新纪录。
此次任务代号为“小美人鱼”,由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上发射团队组织指挥完成。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是今年海上发射的开局之战,也是谷神星一号海射型遥一运载火箭的首飞之战。
此前,谷神星一号系列商业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已取得八连胜,最近一次是今年8月25日12时59分,谷神星一号(遥八)运载火箭,顺利将吉林一号宽幅02A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
本次任务搭载的天启星座21~24星,是由北京国电高科总研制的低轨数据采集卫星,为“天启星座”项目的组成部分,该项目主要“提供覆盖全球、准实时的低轨卫星物联网数据服务”,计划于2024年完成部署运营。
海上发射火箭的原因
在海上发射火箭是一种全新模式。在临近赤道的地方发射火箭,不仅能节省卫星调姿变轨的燃料,还会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自转的力量,为火箭省力,进一步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效降低火箭发射和卫星运营成本。
海上发射火箭有何难点
首先,如果选用固体运载火箭,具有操作使用方便等优势,但运载能力相对受限;如果选用液体运载火箭,发射适应性更强,但更需要解决低温燃料的长途运输问题。对发射平台而言,则要求发射平台吨位大、稳定性好,能适应火箭发射环境。
在海上发射过程中,运载火箭需要承受海洋运输环境、自然环境、海况影响,尤其是盐雾、霉菌等具有海洋特点的自然环境会直接影响运载火箭设备选型和试验条件制定。
此外,运载火箭在陆地发射场地面垂直发射,瞄准点及大地方位均可以提前测得。对于运载火箭的海上发射,需要开展长时间航向保持、动态方位传递等动基座瞄准技术研究及试验验证。
此次发射有何突破
国内民营火箭首次海上发射,也是国内商业航天首次进入800公里倾斜轨道。据了解,此次发射取得了6大突破:国内民营火箭首次海上发射,全球首次无依托陆海通用机动平台发射,全球首次固体火箭海上无导向热发射,国内商业航天首次进入800千米倾斜轨道,全球首次火箭采用海上垂直自对准与在线失调角修正高精度导航方案,全球首次固体火箭采用非火工锁紧释放。
此次海上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助力民商航天发射“由陆转海”的突围发展。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