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燥当前、暑热未退,自带清凉感又看似养生的“凉茶”,成了很多人的日常标配饮品。在社交平台搜索“自制凉茶”,能看到上千条配方。但近日,一名大学生因大量饮用自制凉茶,被确诊为糜烂性胃炎的新闻引发大家关注。
凉茶为什么不能当水喝?哪些人不宜喝凉茶?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凉茶为什么会伤胃
凉茶原本是岭南地区盛行的一种保健饮品,因其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又方便饮用风靡全国,受到很多年轻人的喜爱。
在上述新闻中,这位大二女生参照某知名品牌凉茶的配方自制凉茶并装瓶。为了追求口感,她还添加了不少金银花露,渴了就随手拿来当水喝。
500毫升的自制瓶装凉茶每天最多能喝6瓶,她在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腹胀、全身乏力、倦怠等不适症状后就医。
接诊医生表示,该女生本身因饮食不规律患有慢性胃炎,加上自制的凉茶糖分含量高,且多数凉茶采用寒凉的中草药熬制,长期或过量饮用会增加胃酸分泌、易伤肠胃。突然大量饮用自制冰镇凉茶,剧烈刺激胃黏膜,引发了糜烂性胃炎的急性发作。
肠胃、血糖都会有负担
凉茶的主要成分是中药,偏寒凉;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体质状况,也不了解药物组方特点、适宜剂量等,就随意搭配饮用,容易伤身。
伤肠胃
市面上的凉茶饮品往往由金银花、菊花、桑叶、甘草、夏枯草等寒凉中药组成,甚至清热解毒的“败火”类中药组成,适量饮用问题不大,长期大量喝容易损伤脾阳、败坏胃气,加重肠胃功能负担。轻则出现腹泻、腹痛、乏力、倦怠等症状,严重的会引发内分泌系统疾病,甚至出现肝肾功能衰竭。
升高血糖
“败火”类中药往往偏苦,为了调节口感,商家可能会添加不少糖。长期大量摄入含糖量比较高的饮料不仅会发胖,还会引起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甚至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糖尿病并发症,所以要控制好饮用量。
“上火”原因多样,需对症施治
在中医眼里,引起“上火”的原因多样,比如吃得太多、情绪紧张、穿盖太厚等,应及时找出病因,不能盲目地依靠凉茶去火。情绪问题和生活因素导致的“上火”,可先通过自我调节解决,如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被子盖薄点等。解决不了或其他问题所导致的病症,需由专业医生辨证施治。
凉茶并非人人皆宜
喝凉茶要因人而异,以下4类人群尤其要少喝。
脾胃虚弱人群
这类人的肠胃对寒凉饮品较为敏感,喝凉茶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身体各系统还未发育完全,也不宜多饮凉茶。
经期妇女
中医认为凉茶性偏寒,可能会影响经血的规律排出,甚至引发痛经。
抵抗力弱的人群
如老年人、术后康复期患者等。这类人通常阳气不足、体质偏阴,凉茶可能会加重阳气耗损,引发不适。
服药人群
中药有相生相克之说,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饮用凉茶,以免引发药物的相互作用,影响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