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提及地下水,很多人会认为地下水就是埋藏在地下的水,对人类的生活影响不大。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针对这个问题,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林军志为我们解答了疑问。
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典型的战略性资源。因此,地下水储备对于人们的生活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地下水储备有利于维护城市供水安全。作为稳定的供水水源,地下水具有水质与水量稳定、调节能力强等特点,是城市安全可靠的供水后备水源地。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地下水库进行储水是缓解水资源危机、维护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途径。在丰水年,地下水库可存储盈余地表水和外来水,在枯水年或突发干旱事件时及时取出利用,这样的水资源调控措施有助于弥补供水不足的状况,提高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此外,地下水储备还有利于改善水环境。修建地下水库可缓解水资源压力,避免盲目开采地下水而产生地下漏斗等现象,优化水循环状态,使地下水水位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改善内涝,防止沼泽化和次生盐渍化等水环境问题的产生。
地下水储备主要是为了强化我国地下水源的补给和储备以应对重大干旱等自然灾害以及水污染等突发意外事件造成的水短缺问题,保证极端气候条件下的水源供给需要。
我国已于2022年初步划定了38个国家级地下水储备重点区。此次地下水储备重点区的明确不仅能着重保障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的水安全,也使得地下水“在丰水期存得进,在枯水期开得出”成为可能。
(本文科普知识点由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重庆交通大学水利工程教授林军志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