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庆中心城区部分地区出现暴雨,8月17日下午5点左右,江北嘴附近更是下起了“雪”,市民感到惊奇:炎热天气为何有雪?
据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贵川介绍,人们当天看到的白色物体既不是雪,也不是冰雹,而是霰。霰又称雪丸或软雹,是一种白色不透明的圆锥形或球形的颗粒固态降水,是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的小冰粒,多在强对流天气或下雪前出现,通常在地面气温不太冷时降落。霰产生于扰动强烈云中,是由雪晶(或雪团)大量地碰撞过冷云滴,使之冻结并合而成,下降的时候常呈阵性。
陈贵川表示,夏天下冰雹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天气炎热,热力条件较好,容易出现热对流现象。当热对流云团达到一定高度后,云团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冰珠,就会形成冰雹。而当天江北嘴附近出现的霰,正是冰雹下降过程中,因为气温太高融化形成的。
大多数人第一次看到霰,都以为是雪,之后听到了轻微的“噼里啪啦”的响声,便以为是冰雹。那么,冰雹和霰看上去都是冰块,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呢?
首先,霰和冰雹的大小不同,霰通常如米粒大小,直径在0.3到2.5毫米之间。冰雹往往较大,大的冰雹有鸡蛋大小,有的甚至更大,所以冰雹是灾害性天气,破坏力很大,而霰基本上没有什么破坏力。其次是透明度不同。从视觉上看,冰雹是半透明的,而霰一般是不透明的。
(本文科普知识点由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成员、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陈贵川提供指导)